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中苏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15:37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中苏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苏联模式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所有制 人文精神


【摘要】: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后,我国迎来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攻坚阶段,各项改革措施的进一步推进遇到的阻力也在变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平稳、高速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就。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与我国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紧要关头,面对国内外学界和社会舆论对改革方向的热切探讨,以及国内各阶层的发展诉求,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科学认识,在总结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方式的经验教训的同时,挖掘它的当代价值,对于扩大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范围、加强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世界范围内仍在坚持践行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中国、古巴、朝鲜、越南,但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发展贡献较大、积累的经验教训较多、产生的影响较大、范围较广的还是要数已经成为历史的苏联和仍旧保持蓬勃发展势头的中国。本文以发展的观点和实践检验的标准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运行与发展,主要是以中、苏两国为例,进行梳理,重温一次马克思经典理论的创作过程,和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发展的激情岁月,更重要的是总结这一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制度改革,稳定和发展国民经济,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提供帮助。 本文拟从四个主要的方面对全文加以展开,第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内容的初步分析。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和人类社会其它优秀思想一样,都是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不断的发展进步。马克思立足于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分析人类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并发掘隐藏在这背后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渐形成相对完整的所有制理论。在这一部分的论述中,首先分析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起源,然后在回顾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产生并确立之前人类社会上几种有着较大影响力的所有制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对,以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探寻出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区别于其他所有制思想的内涵特点;第二方面是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苏联的继承和发展,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成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几代领导人在极为不利的内外部环境下继承和发展所有制理论,在建设国家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因其教条地把握理论中的原理和基本观点,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并且最后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核心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盲目和激进地推行全面改革,最终失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苏联的发展道路也走到了尽头。具体阐述时,分别对列宁的所有制理论和斯大林的所有制理论进行分析,介绍两人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时的不同背景,理论内容的不同特征以及对社会发展造成的不同影响;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中国是即苏联之后世界上最大社会主义国家,也是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蓬勃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国家。中国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时曾长期受到苏联的影响,也曾因教条的理解所有制理论而走过不少弯路和错路,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时调整了解读理论的方法,把握了理论发展的方向。按照历史的发展分为改革开放前的所有制理论发展和实践、改革开放后的所有制理论发展和实践两个层次分别进行论述;第四部分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在对中、苏两国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基础上提出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推进改革开放时在所有制理论的发展上应注意坚持和把握的几点基本原则、论述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苏联模式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所有制 人文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091.9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一章 绪论11-14
  •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11
  • 1.2 研究动向及本论题的新意11-13
  • 1.3 研究方法13-14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概述14-20
  • 2.1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起源14-17
  • 2.2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内涵17-18
  • 2.3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的人文精神18-20
  • 第三章 苏联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继承与实践20-28
  • 3.1 列宁的所有制理论与实践20-24
  • 3.2 斯大林的所有制理论与实践24-25
  • 3.3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所有制理论与实践25-28
  • 第四章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继承与实践28-33
  • 4.1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所有制理论发展与实践28-29
  • 4.2 改革开放后的所有制理论发展与实践29-33
  • 第五章 中苏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问题上的比较研究33-41
  • 5.1 关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对人的价值和主体作用上的不同认识33-34
  • 5.2 关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对市场经济关系的不同认识34-38
  • 5.3 关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社会发展方面的不同认识38-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高怀云;高怀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3 ;How Should We Reviv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J];Beijing Review;2006年24期

4 梁楚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追求[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郑蓉;人的发展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应用与发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李鼎文;马克思精神是人的自由解放[J];东岳论丛;2003年05期

7 刘文雯;姜薇;;浅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J];法制与社会;2008年36期

8 周国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J];山东行政学院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王海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解读[J];商业时代;2007年21期

10 池忠军;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转折与哲学革命[J];学术论坛;2003年05期



本文编号:1007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007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f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