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碳减排政策对发电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6 01:26

  本文关键词:碳减排政策对发电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碳税 碳排放权交易 发电企业 投资决策 实物期权


【摘要】: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科学家们一致认为,气候变暖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不但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发达国家在1997年签署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明确了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各个国家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环境政策,其中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是两种最为重要的市场型环境政策工具。电力行业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而电力行业高排放的主要原因是以煤电为主的电源结构。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将会改变煤电和可再生能源(以风电为例)发电的收益,进而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本文基于实物期权理论,考虑了煤炭价格、上网电价、碳排放权交易价格、风电利用小时数等多个因素的不确定性,分析了这两种环境政策对煤电和风电的投资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1)即便不征收碳税或不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当前投资风电的价值也要高于投资煤电的价值;(2)如果实行碳税政策,在碳税税率为10元/吨时,投资煤电的价值将会下降12%;如果实行排放权交易政策,在免费发放的配额为90%时,投资煤电的价值会下降12%;(3)如果实行“煤电联动”政策,则投资煤电的价值会大幅上升,达到82%;(4)如果风电企业参与到CCER项目中,以当前的交易价格计算,投资风电的价值将会上升12%;(5)在未来煤电价格和风电价格趋同的情况下,如果风电企业没有参与CCER,则碳税税率应当设定到28元/吨以上,或者免费发放的初始配额应当小于50%,如果风电企业参与到CCER项目中,则碳税税率应当设定到9元/吨及以上,或者免费发放的初始配额应当小于92%,这样才能保证投资风电的价值大于投资煤电的价值。
【关键词】:碳税 碳排放权交易 发电企业 投资决策 实物期权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61;X19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1章 绪论8-18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8-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4-17
  • 1.2.1 环境管制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分析14-16
  • 1.2.2 有关实物期权方法在投资决策方面的研究综述16-17
  • 1.3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17-18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18-23
  • 2.1 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理论18-20
  • 2.1.1 碳税及其相关理论18-19
  • 2.1.2 碳排放权交易及其相关理论19-20
  • 2.2 实物期权理论20-23
  • 2.2.1 理论概况20-21
  • 2.2.2 实物期权的表现形式21-22
  • 2.2.3 求解实物期权模型的主要方法22-23
  • 第3章 模型建立和计算方法23-36
  • 3.1 模型建立23-34
  • 3.1.1 不确定性因素的来源23-25
  • 3.1.2 不确定性因素的刻画25-28
  • 3.1.3 问题描述28-34
  • 3.2 模型求解34-36
  • 第4章 参数说明、计算结果及情景分析36-53
  • 4.1 模型参数36-39
  • 4.2 情景设置39-41
  •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41-53
  • 4.3.1 各种情景下投资煤电的价值计算及分析41-47
  • 4.3.2 不同情景下投资风电的价值计算及分析47-50
  • 4.3.3 不同环境政策下煤电与风电投资价值的比较50-53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53-55
  • 5.1 结论53
  • 5.2 研究展望53-55
  • 参考文献55-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58-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明文;张金良;谭忠富;王东海;;碳税对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J];技术经济;2009年06期

2 沈小波;;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政策工具及前景[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刘洁;李文;;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本文编号:1039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039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1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