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与经验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民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与经验研究综述
【摘要】:关于政治民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从其在1651年被Hobbes第一次提出起,就一直是社会科学中最具争议性的议题之一。尽管关于这个问题已有大量的文献,包括理论论证文献与实证检验文献,但这些文献并未达成一致性的结论。 关于政治民主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三类:相容性观点——民主会促进经济增长;冲突性观点——民主会阻碍经济增长;怀疑论观点——认为民主与经济增长没有系统性普遍联系。 冲突性观点支持者的主要观点有:第一,民主制度的制度设定特征会促使官员会采取短视政策从而对发展造成损害。第二,民主制度所涉及到的收入再分配会影响投资,进而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第三,民主制度会增加即期消费,从而抑制长期投资。第四,过早的民主制度会带来机能紊乱的结果,从而使增长减速。第五,民主制度大体上不能实施经济发展所需的强力政策。 相容性观点支持者首先对冲突性观点支持者的上述观点提出质疑,说明专制政体是一种风险性的投资。其后论述道,民主制度能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第一,制度方面。第二,政府治理质量方面。第三,政府支出方面。第四,经济自由方面。第五,民主更有利于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 怀疑论观点认为,民主与经济增长没有系统性的必然联系。对经济增长重要的是制度结构与组织,而不是政体本身。能有效解决集体行动问题、并能对快速变化的技术与市场环境迅速做出反应的领导层对经济增长更为关键。 另外还有经济学家认为,民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复杂的,其中一些研究者得出非线性的影响关系。 关于民主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也未能达成一个确定性的结论。经验研究结果既包括显著的正向关系,不显著的正向关系,也包括显著的负向关系,不显著的负向关系。这其中研究的影响途径包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积累率、收入不平等程度、政府规模、政府治理质量、经济增长波动性、社会动乱等等。另有研究者关注了民主的细节,包括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顺序、民主政府的形式、预期民主水平与实际民主水平。de Haan等人指出,现有的经验研究方法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重大的问题:武断的模型,,可能的样本异质性,民主的度量,时间维度的处理。
【关键词】:民主 经济增长 理论研究 经验研究 综述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06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0.1 民主的定义9
- 0.2 新古典增长理论9-10
- 0.3 制度与经济增长10-13
- 0.4 文章结构安排13-14
- 1 冲突性观点综述14-20
- 1.1 理论研究评述14-17
- 1.2 实证研究综述17-18
- 1.3 小结18-20
- 2 相容性观点综述20-29
- 2.1 理论研究综述20-24
- 2.2 实证研究综述24-28
- 2.3 小结28-29
- 3 怀疑论观点综述29-33
- 3.1 理论研究综述29
- 3.2 实证研究综述29-31
- 3.3 小结31-33
- 4 其他复杂性观点综述33-40
- 4.1 理论研究综述33-35
- 4.2 实证研究综述35-38
- 4.3 小结38-40
- 5 对现有经验研究方法的评析40-42
- 结束语42-44
- 参考文献44-52
- 致谢52-5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百才;;经济增长、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两个“倒U”假说的检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张淑翠;;教育及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的门槛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2期
3 江海潮;陈虹英;王海云;;中国居民竞争力与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邱伟华;景瑞琴;;教育体系、收入分布与经济增长[J];财经科学;2007年03期
5 陈安平;;经济持续增长与收入差距缩小:鱼与熊掌能否兼得[J];财经科学;2007年06期
6 许标文;郑非;;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非市场化视角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7年12期
7 陈骥;苏为华;;国外经济自由的测度及启示[J];财经论丛;2011年03期
8 刘生龙;;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倒U型影响:理论和实证[J];财经研究;2009年02期
9 陈志刚;王皖君;;金融发展与中国的收入分配:1986—2005[J];财贸经济;2009年05期
10 董直庆;王林辉;;贸易还是产权:我国经济增长根源的对比检验[J];财贸经济;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江山;;经济增长文献中的政治制度指标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胡凯;吴清;;制度质量与省际资本流动[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3 Manmohan S.Kumar;Jaejoon Woo;;国债与增长(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机遇、挑战和方向”经济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4 孙守纪;;法律起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李宏瑾;;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来自跨国的证据(英文)[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郭艳茹;;制度与经济增长,谁决定谁?——对近期制度研究重要文献的简单评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董直庆;王林辉;李富强;;我国国有资本主导型经济的治理模式:控制权结构、经济制度改革和政府有效委托[A];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黄健梅;;法律与中国经济增长:一个初步实证分析[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史龙祥;;经济开放对我国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2005年15个营利性行业的地区截面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10 许冰;章上峰;;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倒U测度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磊;收入分配与金融结构:中国与OECD国家的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3 刘道信;中国石油资源产业安全评价与实现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李世兰;中国出口扩张路径模式[D];浙江大学;2011年
5 刘文超;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历史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张馨月;基于收入变迁的城镇居民乘用车需求演化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傅莹;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马汴京;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杰伟;中国地方政府治理中市场增强型行为及绩效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恒义;中国省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政;湖南农民区域收入差距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胡晓晔;河南金融产业成长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康芳琴;陕西居民消费需求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宫昊天;FDI与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常姗姗;沈阳市家政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沈阳大学;2011年
6 张丽莎;政府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组合[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东新;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8 吴雪妮;中国转型期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D];暨南大学;2011年
9 陈宇;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王贯杰;甘肃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39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039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