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52》看罗马俱乐部发展观的转变
本文关键词:从《2052》看罗马俱乐部发展观的转变 出处:《内蒙古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罗马俱乐部 《增长的极限》 《2052》 发展模式 科技理性 实践维度
【摘要】:罗马俱乐部是较早关注和研究全球性问题的非官方的国际性学术研究团体,提出了“全球问题”,在唤醒人类生态意识、全球意识和整体意识,督促人们采取行动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在第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1972年)和最新报告《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以下简称《2052》)(2012年),乔根·兰德斯(Jorgen Randers)参与了两本书的编纂。本文以研究((2052》为主,《增长的极限》为辅,一方面,通过在“经典”与“最新”之间做比较,发现《增长的极限》的价值是在思想上敲响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警钟,“零增长”的解决办法是不现实的,《2052》给出了较为理性的回答,即正确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注意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研究范围更公平。第一章是引言,分析选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列出研究方法和论文主要创新点;第二章是对《2052》创作的历史背景、渊源及其主要内容做简要分析;第三章则是通过和《增长的极限》相比得出《2052》书中具有的新特点及新思想;第四章是从发展模式、科技理性和实践维度三个方面分析《2052》发展观的转变;第五章分析《2052》的历史价值和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0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子杨;;罗马俱乐部[J];中国商界;2001年04期
2 ;罗马俱乐部的审慎魅力[J];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10期
3 ;我所顾问吕飞前做关于出席罗马俱乐部研讨会的情况报告[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1992年02期
4 陈凡;刘玉劲;;高技术与技能[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8年03期
5 胡义成,井新利;“工程师方法”不能滥用——回顾“罗马俱乐部”的失误[J];决策探索;1997年12期
6 胡义成,井新利;资源研究:“工程师方法”的“地雷区”——当代学者对“罗马俱乐部”报告的批评[J];预测;1997年04期
7 朱丽君;;论罗马俱乐部的人文精神[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发展必须注重生命质量——罗马俱乐部前秘书长马丁·李广外开讲[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8期
9 李存;从增长到发展──罗马俱乐部可持续发展思想述评[J];热带地理;1999年01期
10 钟伟;;中国经济未富先老[J];英才;2011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讴;罗马俱乐部: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罗马俱乐部:未来40年人类如何生存[N];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摆脱发展困境需要正确价值观[N];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梁捷;《私有化的局限》[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记者翟江玲 通讯员 刘红艳;发展必须注重生命质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贾峰;环保要为和谐社会增添生机与活力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周跃喜;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线路图[N];九江日报;2009年
8 ;做好为清洁环境埋单的准备[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9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陈春花;“半稳定状态”企业更抗冻[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10 施约卡·菲舍尔;突破“发展局限”,行动更重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敏;从《2052》看罗马俱乐部发展观的转变[D];内蒙古大学;2016年
2 张讯;罗马俱乐部带来的文明观念的转变[D];山东大学;2009年
3 高畅;罗马俱乐部思想变迁评述[D];内蒙古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34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334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