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的性质——兼与罗雄飞教授商榷
本文关键词: 研究对象 简单商品 资本主义商品 逻辑起点 出处:《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研究对象问题涉及的是研究什么的问题,而逻辑起点则涉及研究路径问题。逻辑起点从研究对象的某一局部开始,在逻辑和历史的辩证运动中,逐渐过渡到研究对象整体,因而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是简单商品。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从简单商品生产发展而来的,两者之间存在共性的成分,"商品生产一般"是表现两者共性的范畴。否定逻辑起点是"简单商品生产",或否定"简单商品生产"的客观存在,将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Abstract]:The object of study concerns the question of what to study, while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is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path.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starts from a certain part of the object of study, in the dialectical movement of logic and history. As a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Capital, commodities are simple commodities. Capitalist commodity production is developed from simple commodity production, and there is a common component between them. "Commodity production in general" is the category that shows the commonness between them. The negative logic starting point is "simple commodity production" or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simple commodity production", which will fall into historical idealism.
【作者单位】: 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14.3
【正文快照】: 在《政治经济学评论》2014年第1期发表的《论资本论的逻辑起点》(以下简称罗文)一文中,罗雄飞教授阐述了其关于《资本论》开篇的商品是资本主义商品的观点。对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的性质的认识,不仅影响人们对《资本论》的逻辑体系的认识,还关系到人们对马克思的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许光伟;;《资本论》第一卷的逻辑:历史发生学[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2 孔扬;;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的“反思”——解读《资本论》的认识论[J];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3 孔扬;;《资本论》叙述形式之于研究过程的从属关系——论抽象—具体方法的完整含义[J];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4 卫兴华;;《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商品”的性质[J];学术月刊;1982年01期
5 孙正聿;;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与后形而上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6 孙正聿;;“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7 罗雄飞;;论《资本论》的逻辑起点[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建平;掌握《资本论》方法,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2 卫兴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结构和学习的意义[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3 奚兆永;;“政治经济学教材可以不讲‘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吗?——与卫兴华同志商榷[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4 陈俊明;;《资本论》:客体与主体统一[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0期
5 孔扬;;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的“反思”——解读《资本论》的认识论[J];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6 求知;;学习马克思的“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J];江汉论坛;1980年02期
7 许光伟;;劳动价值论的构图——一种马克思主义整体解读观[J];经济评论;2011年01期
8 李绪蔼;《资本论》中的唯物主义方法[J];学术界;1996年03期
9 孙正聿;;“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1446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446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