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劳资关系理论的完善与拓展
本文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劳资关系 广义劳动关系 完善 拓展 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劳资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重点研究的理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点研究的理论之一,后者关注于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下劳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劳资关系理论根植于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但又有所继承和发展,并积极吸收和借鉴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更加注重劳资关系与其他社会生产关系的互动,并致力于探索当代中国劳资关系的演进规律。其中,研究对象由劳资关系拓展为广义劳动关系将是未来完成的一个重要转变。
[Abstract]:Labor relations is the key research theory of Marx and Engels, and also one of the key theories of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latter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labor relations as a whole under the socialist system.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of labor relation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rooted in Marx's theory of labor relations. However, it inherits and develops, and actively absorbs and draws lessons from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ontemporary Marxist theory of labor relations, which mainly shows that i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bor relations and other social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It is an important change in the future to explore the evolution law of labor rel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which the research object will be expanded from labor relations to labor relations in a broad sens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下的和谐劳动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310422105)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宣传协同创新中心”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91.91;F240
【正文快照】: 在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学术界随即广泛开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至今已取得很多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源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雷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2 逄锦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纲[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05期
3 赖德胜;李长安;;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和谐劳动关系构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01期
4 权衡;;当代中国“劳动—资本”关系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5 李坤刚;乔安丽;;劳务承揽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基于雇佣历史发展的分析[J];中国劳动;2015年06期
6 陈永杰;;混合所有制经济占比分析[J];中国金融;2014年08期
7 刘凤义;;劳动关系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兼谈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演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09期
8 韩金华;;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主要特征及其现实价值[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9 叶正茂;;共享利益与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原则[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11期
10 周新军;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与当代社会[J];经济评论;2001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 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N];人民日报;2014年
2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人民日报;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媛媛;杜伶;纪小欢;;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基础制度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年19期
2 付文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十大焦点[J];社会科学动态;2017年09期
3 赵琳琳;;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网红经济[J];中国商论;2017年26期
4 郑尚植;王怡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解读——生产关系重构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7年09期
5 杨角;岳宏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研究[J];经济学家;2017年09期
6 马艳;刘诚洁;肖雨;;环境因素影响劳资利益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东南学术;2017年05期
7 葛宣冲;;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特色探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8 陈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7年08期
9 孙成武;;论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三重向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07期
10 肖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劳资关系理论的完善与拓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丽;郑婉玉;;双重角色定位下的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及作用效果分析[J];管理世界;2012年10期
2 逄锦聚;;论中国经济学的方向和方法[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年04期
3 王晓巍;陈慧;;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11年06期
4 刘凤义;胡春玲;;瑞典共享型劳资关系的形成、演变与绩效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1年11期
5 李丽林;袁青川;;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现状与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6 杨岳;;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机遇与模式建构[J];社团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7 王永丽;李菁;;金融危机下的和谐劳动关系研究——基于广州市百家企业的调查[J];管理世界;2011年04期
8 沈文玮;刘凤义;;金融危机与瑞典模式调整[J];教学与研究;2010年07期
9 程恩富;胡乐明;;构建国家主导的企业职工权益保护体系[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06期
10 刘凤义;;新自由主义与日本模式的危机[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君;;全球劳资关系普遍紧张[J];中国商界;2002年04期
2 朱嘉蔚;;大陆台资企业劳资关系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2004年12期
3 郑学敏;郑雨;许佳君;;“民工荒”下的劳资关系新形势与对策——理性地看待“民工荒”[J];江苏科技信息;2005年S1期
4 陈万志;;重视劳资关系支付“和谐成本”[J];群言;2005年05期
5 周道华;;政府与劳资关系的和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课题组;吴德辉;谢丽威;;对四川省劳资关系的现状、走势及对策的调查和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7 王成云;阎红梅;;澳大利亚劳资关系改革的特点及影响[J];改革与战略;2006年04期
8 ;依法协调劳资关系 努力构建和谐宝安[J];红旗文稿;2006年06期
9 阎启义;;构建和谐的民营企业劳资关系[J];红旗文稿;2006年10期
10 胡涤非;;三方博弈下劳资关系发展的制度选择[J];社会科学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国兵;;构建和谐社会新时期背景下的劳资关系[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诗达;;非公经济劳资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3 王玉柱;;构建和谐劳动(劳资)关系的机制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郭爱萍;;劳资关系与政府协调作用的若干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少晖;;新合作主义: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整合的目标模式[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家祯;;关于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的思考[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7 李萍;罗宁;;国内外劳资关系研究:理论脉络与最新进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8 韩金华;;正确认识劳资关系,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基于《资本论》视角的非公有制经济劳资关系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郭铁民;黎元生;;中国构建新型劳资关系的实践[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四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煤化集团中原大化公司党委书记 周瑞庆;应重视调协劳资关系[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秦s,
本文编号:1470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47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