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发布时间:2018-02-27 01:37
本文关键词: 邓小平 经济发展战略 三步走 出处:《新疆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寻求发展己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旋律。邓小平将此鲜明而精辟地概括为“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核心,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对于“后发式”现代化的中国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给予了独创性的解决,指引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独树一帜,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本文以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为题,把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作为一个理论体系来加以研究,将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置于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加以考察。在内容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背景与发展阶段。开篇首先点明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现实而理性的选择。然后介绍战略、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时代主题的概念。再次以历史时序为线索将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和准备阶段(1975-1978);初步形成阶段(1979-1982);完善和深化阶段(1982-1992)。对其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形成过程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他的“三步走”这个总体发展战略的分析上。 第二部分系统论述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在内容的论述上从理论体系的角度出发,概括出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六个主要方面:第一、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对近代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中心思想和主旋律,集中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第二、发展战略目标。改革开放前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和现代化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WP=3 改革开放后在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逐步确立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三、发展战略重点。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这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重点的转移。第四、发展战略步骤。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报告把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构想纳入党的文献中,正式确立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总规划,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步骤的总设计。第五、发展动力,邓小平改革动力论的提出,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第六、发展战略环境。主要是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中国需要一个持久的国际和平环境,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一个稳定的国内政局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进而保证良好的国内经济发展环境。 在对其特征的论述上,分析归纳出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四个主要特征:第一、人民性,就在于一切为了群众,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第二、务实性,立足于中国国情基础上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第三、科学性,宏伟的长远发展规划,既实现了与国际通行标准相接轨,又体现了中国的特点;第四、开放性,全面的、全方位的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并没有将其理论定位于一次性的终结,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发展与完善。 第三部分是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首先用国内官方与世界银行的权威数据加以图表来充分论证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确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一条正确的发展路线。然后阐述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全面继承与开拓创新:第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与执政党联系起来,突出了发展在执政党所承担的任务中的重要地位。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是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到下个世纪中叶,跨度达50年的新的发展战略。第三、新形势下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着经济社会 WP=4 发展的强烈要求,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继承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落实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战略设想。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握大局、审时度势,为迎接新世纪挑战而做出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战略决策。 在本文的最后小结是对全文的论述作了一个概括性的总结,认为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科学地回答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实而正确的选择。在继承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基础上,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三步走”战略部署。分三个阶段,用五十年时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指导了我国二十世纪后二十年的现代化建设,而且将指引我国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研究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对于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与深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091.93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明霞;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经济体制转型的历程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40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540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