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日本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发布时间:2016-10-29 21:17

  本文关键词:探求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的有机结合——由宋代经济史研究说开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大学》 2012年

日本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朱丹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总体趋于平稳发展,但产业结构不合理、通货膨胀抬头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调结构、促和谐,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现代化演进决定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金融要素是保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推动力,它通过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多方面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如何有效发挥我国金融因素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作用,是我国金融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现实课题。以日本为参照对象研究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作用并进行利弊分析,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对我国更好地运用金融手段支持产业结构升级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基于现有成果,本文在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金融支持进行了相对系统的研究。在对产业结构升级内涵和演进趋势的分析,以及对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当时日本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状况,研究了金融对日本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总结归纳了日本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金融支持的利弊。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经济金融及产业结构发展现状,揭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实证检验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效应。文章力图在分析日本该典型国家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产业结构和金融系统的现状,对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政策和金融改革提出系统性建议,从而从金融角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 本论文创新之处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系统总结了日本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并结合当时的历史事件、经济运行状况、金融改革、制度调整等方面,对日本产业结构升级和金融结构变迁背后的内外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二是从历史演进的视角,通过再现日本产业结构升级的实际图景,结合金融相关理论,对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理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概括与归纳;三是结合我国当前经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采用我国的金融和产业数据,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四是基于实证结论,通过与70年代的日本产业结构与金融改革做比较、分析和总结,从多个视角提出了适合中国的可选政策方案,这是对前面关于日本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分析总结的一个具体应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1.3;F832;F131.3;F833.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卫红;中国金融成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琳,李建伟;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上)[J];财贸经济;2002年02期

2 林毅光;充分发挥金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促进作用[J];金融论坛;2003年04期

3 ;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政策导向[J];城市金融论坛;1998年08期

4 张旭,伍海华;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因素——机制、模式与政策选择[J];当代财经;2002年01期

5 米建国,李建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4期

6 陈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模式探索[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周洪军,何广顺,王晓惠,李长如,杨娜;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产业优化对策[J];海洋通报;2005年02期

8 王少国;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型[J];经济评论;2003年01期

9 孙莉娜;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01期

10 范方志,张立军;中国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金融研究;2003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慧敏;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傅进;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2 杨锦敏;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光云;述论古典时期雅典城市的商业经济[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杨海燕;;产业技术升级、融资结构变迁与金融中介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于民;;圈地运动与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性问题新论——兼与国内学术界某些流行性观点商榷[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4 杨新华;浅析农村民间信贷[J];安徽农学通报;2004年02期

5 束景明;;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选择与放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曲世林,罗守贵,欧阳令南;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7 谢婷婷;;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新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8 尹希果;曾冬梅;;金融生态理论研究综述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9 张金珍;张敏新;;海洋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10 柳平生;;探求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的有机结合——由宋代经济史研究说开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郝海岗;张明倩;;京津冀区域合作中河北省工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李鹏飞;郑江淮;;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经验研究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刘志雄;卢向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产品市场发育的理论与经验分析:1979——1984[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5 李文溥;龚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导向的粗放型增长与国民收入结构失衡[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6 ;China's Growth Model and Structural Imbalance in the Open Economy[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 、反思与和谐发展——北京论坛(2009)论文选集[C];2009年

7 张驰;顾成友;;基于供需结构视角下的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之路[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周立;;两部门合作:农村金融体系形成的一般逻辑与中国经验[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陈生军;;企业信用与上市公司监管[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王蕾;谭东明;王静;;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温美平;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吴越;我国产融结合的有效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杨云;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9 赵善华;虚拟经济视角下我国房地产泡沫生成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国庆;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正刚;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谢添行;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冠逸;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环境税经济效应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林丽萍;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关系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许卫;浙江金融发展与制造业出口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泓震;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服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岩;农村民间借贷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丽;宋连方;;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6期

2 江曙霞;严玉华;;中国GDP结构升级和金融结构转变的协调性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3 杨琳,李建伟;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上)[J];财贸经济;2002年02期

4 曾国平;王燕飞;;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J];财贸经济;2007年08期

5 李红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关系:以重庆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6 张旭,伍海华;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因素——机制、模式与政策选择[J];当代财经;2002年01期

7 李钢;廖建辉;向奕霓;;中国产业升级的方向与路径——中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过高了吗[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0期

8 何德旭,王朝阳;金融服务与经济增长:美国的经验及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2期

9 蔡红艳,阎庆民;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来自中国的跨行业调查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0期

10 杨小玲;;中国金融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09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靳明;绿色农业产业成长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2 杨国辉;中国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辛爱军;我国金融成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杨锦敏;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申科;我国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正清;我国金融体系演变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杨琳,李建伟;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上)[J];财贸经济;2002年02期

3 杨琳,李建伟;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下)[J];财贸经济;2002年03期

4 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02年05期

5 刘锡良,曾欣;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道德风险[J];财贸经济;2003年01期

6 李健;论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制约[J];财贸经济;2003年08期

7 刘水杏;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关联度的国际比较[J];财贸经济;2004年04期

8 李前胜;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和改革取向[J];金融论坛;2003年10期

9 ;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政策导向[J];城市金融论坛;1998年08期

10 陈夕;156项工程与中国工业的现代化[J];党的文献;199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国宇;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支持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邓小东;金融因素促进低碳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计委召开地区产业结构研讨会[J];宏观经济管理;1988年01期

2 周志祥;论农村科技开发与产业结构的优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8年02期

3 ;一九八五至一九八七年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变动情况[J];浙江经济;1988年06期

4 辛经乂;;论新疆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J];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04期

5 张帆;;《新兴产业发展预测与广州产业结构优化研究》通过鉴定[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0年12期

6 陆三育;;西北产业结构的形成、特点及其宏观调整思路[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7 陈建国;提高经济效益的几个问题[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8 唐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及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9 金建;;论当代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化发展对社会经济变动的影响和作用[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10 王建林;邓小军;;洛扎县农业生态系统存在问题与改善途径[J];西藏农业科技;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春生;程阳;王菊;;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实例分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2 叶堂林;;京津现代制造业合作途径及其政策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姜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和谐度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党耀国;刘思峰;叶耀军;;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模型[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董佑福;侯方安;;加入WTO后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A];2002农业工程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耿安朝;;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及其产业结构的生态重组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刘泽双;苏大伟;甄翠;;基于产业结构的城乡统筹劳动力配置模型[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刚;周静;邹飞燕;;湖北城乡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性研究[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陈渝中;栾玉琴;;振兴云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渝中;栾玉琴;;振兴云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谧;[N];中国化工报;2003年

2 丰文;[N];江苏经济报;2000年

3 许红洲;[N];经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王馨;[N];南京日报;2009年

5 陈强 王景飞 萧日照;[N];中国工业报;2003年

6 广西容县统计局局长 赵伯才;[N];中国特产报;2000年

7 池艳秋 王双 本报记者 刘永安;[N];辽宁日报;2009年

8 本报评论员;[N];宁波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尹滨 梁希东 本报通讯员 李玉胜 贾鹏;[N];德州日报;2010年

10 ;[N];山西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朝阳;西藏产业结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原杕;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税收收入与指标体系[D];西北大学;2004年

4 刘建其;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D];厦门大学;2003年

5 徐向国;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与测度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郭宇强;我国职业结构变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王楠;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晓凤;结构、技术与制度视角下的国际贸易摩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李军;油气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与战略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10 胡春林;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成长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才华;国际产业资本流动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2 朱明;北京市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3 孟飞飞;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刘云锋;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5 韩晓娜;产业结构演进与新疆经济增长的特征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奕;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本市场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7 赵学峰;“入世”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爱峰;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9 刘丰;FDI对江苏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及效率的影响[D];东南大学;2004年

10 周晓海;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探求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的有机结合——由宋代经济史研究说开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8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58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5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