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9 08:57
本文选题:县级政府 切入点:公共产品 出处:《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县是中国农村基本的区域性政权设置,是农村经济、政治生活的区域性枢纽,是中国地方国家机构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行政区域单位。县级政府是国家结构中一个特殊的行政层级。本文县级政府取其狭义概念,是指县一级的国家行政机关。 公共产品及其供给问题是县级政府有效运行和管理的关键问题。本文所使用的公共产品概念,指主要由社会公共组织出于满足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而通过集体决定并提供的、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和服务。公共产品供给是指经由一定主体组织,,得以形成公共产品并通过一定机制体制将公共产品配置给受益群体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一个动态过程。狭义的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专指县级政府作为主体单独生产和分配公共产品的过程;广义的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指在县级政府主导下,政府与市场、社会组织、私人等协同联动供给公共产品的系统过程。本文“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所指为其广义。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从以私人供给为主的供给制度到单一政府供给制度的演变。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公共产品的单一政府供给制度。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已形成了以政府供给为主、私人供给和第三部门供给为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集合。 外国经验给予中国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启示包括:应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支持力度;注重加强保障农业稳定发展的农村公共产品的建设;保障农村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及其成果的转化,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支持农村合作组织,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和协会的作用;逐步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重视农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关注农民公共产品需求意愿的表达;政府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目前中国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公共产品单元供给格局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仍不完善。其制度性原因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决策制度对公共产品消费者需求的忽视;资金筹措制度中的旧体制遗留;生产与管理制度的低效率;资金使用制度的规范性缺失。中国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难题主要是:公共财政资源的短缺;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单一,公用经费难以筹措;基层干群关系紧张,农民对公共产品偏好的非理性。错误的政绩观是中国县级政府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思想障碍。 在当前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实现对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目标模式,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公平与效率并重、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整体性与局部性相关照、阶段性与持续性相统一等原则的基础上逐步构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目标模式。 中国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目标模式的实现路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发展;健全完善供给主体结构;深化改革,健全体制,完善机制。同时还要进一步促进县级政府的制度供给。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625;F062.6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霞;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邓博;当代中国县级政府权力配置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冲;县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作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齐力猛;河北省农村公共设施供给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李笼彦;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4 姬志阔;临泉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及对策思考[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87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587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