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中国出口结构优化——基于碳排放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3-16 02:02

  本文选题:出口产品结构 切入点:碳排放 出处:《中国科技论坛》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碳排放的角度,运用改进的SRIO模型计算2002、2007与2010年中国四类产品出口隐含碳,利用LMDI分解技术对2002—2007年和2007—2010年四类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并结合产品技术复杂度来综合分析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出口重心向技术复杂度更高的人力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移,出口产品呈高端化发展趋势;相对于自然资源密集型和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人力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碳排放强度更高,但下降速率更快,出口产品总体呈低碳化发展趋势;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与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比重较大,"节省"了大量碳排放。
[Abstract]: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bon emissions, we use the improved SRIO model to calculate the implied carbon in exports of four categories of products in China in 2002 / 07 and 2010, and decompose the driving factors of implied carbon emissions from 2002 to 2007 and 2007 to 2010 by using LMDI decomposition technolo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cus of export is transferred to human capital intensive and capital-technology intensive products with higher technological complexity. Exports tend to be high-end; compared to natural resource intensive and unskilled labour-intensive products, human capital intensive and capital-technology-intensive products have higher carbon intensity, but decline faster, The export products show a trend of low carbonization, and the proportion of processing trade between human capital intensive products and unskilled labor-intensive products is large, which "saves" a large amount of carbon emissions.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3) 湖北省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专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经济政策研究”(2012GDA00701)
【分类号】:X196;F75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穆智蕊;杨翠红;;出口结构及其变动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郑展鹏;;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及出口竞争优势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7期

3 闫云凤;赵忠秀;;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度研究——基于碳排放责任界定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惠兰;;新疆特色水果与中亚贸易的相似性与互补性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邸玉娜;;中国出口贸易的优势与困境[J];北方经贸;2010年05期

3 郑展鹏;;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及出口竞争优势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7期

4 阚大学;;我国贸易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10期

5 郭晶;杨艳;;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与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12期

6 郭晶;郭笑启;;产品内分工下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关系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3年02期

7 闫云凤;赵忠秀;;消费碳排放与碳溢出效应:G7、BRIC和其他国家的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1期

8 崔连标;韩建宇;孙加森;;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隐含能源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5期

9 曹彩虹;韩立岩;;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碳量对环境影响的度量及中美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6期

10 李秀珍;唐海燕;郑国姣;;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行业出口竞争力影响——要素产出弹性系数影响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马常娥;;中韩贸易逆差的扭转:结构转型与路径选择[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碧琼;张梁梁;;金融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力分析——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3 胡剑波;安丹;周葵;;开放经济下中国产业部门及其CO_2排放的关联度分析——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研究[A];数量经济学视野下经济管理与贵州发展研究[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袁其刚;我国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林霓裳;我国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3 张娟;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磊;中国对外贸易内涵能源的规模测度及驱动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5 王萱;中国碳生产率变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陈鑫;我国国际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相互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7 陈钧浩;外资型贸易模式的国民收益[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8 李海英;基于可比价IO-SDA模型的我国二氧化碳强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9 杜焱;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下的中国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建刚;贸易方式与出口能力的非对称性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刘瑶;吉林省对外贸易商品结构[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蕾;FDI对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王诗冰;贸易结构演进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中日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仇善力;我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杨夏;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和技术水平变迁分析[D];南京大学;2012年

7 邹晓丽;中国对外贸易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8 王艳全;北京商品和服务内涵能源估算与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9 肖绽芳;人口因素对我国贸易差额的影响机制与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10 胡根华;国家经济竞争优势钻石模型构建及比较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汝岱;朱诗娥;;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研究:1978—2006[J];财贸经济;2008年02期

2 黄毅;;四川省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剖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穆智蕊;杨翠红;;出口结构及其变动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刘强;庄幸;姜克隽;韩文科;;中国出口贸易中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8期

5 高峰,范炳全,王金田;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7期

6 吴一丁;毛克贞;;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2期

7 余道先;刘海云;;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10期

8 黄敏;刘剑锋;;外贸隐含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I-O SDA模型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4期

9 闫云凤;杨来科;;中美贸易与气候变化——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10 刘建丽;;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竞争力变动与贸易政策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朝晖;;上海市碳排放的历史特征与远期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2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碳排放配给制带来的启示[J];节能与环保;2009年11期

4 邴绍倩;;食品“碳排放”标准及应对之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0期

5 ;国务院宣布我国到2020年降低碳排放40%~45%[J];纸和造纸;2010年02期

6 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2期

7 巩帅臣;;湖南省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0年01期

8 温景光;;江苏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9 王琴;曲建升;曾静静;;生存碳排放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0年01期

10 孙建卫;陈志刚;赵荣钦;黄贤金;赖力;;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碳排放足迹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白玲;林靖s,

本文编号:1617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617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1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