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薄一波的经济思想平议
本文选题:十年建设时期 切入点:薄一波 出处:《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摘要】: 薄一波是毛泽东、邓小平等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参与者,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之一。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年)薄一波提出不少在当时正确或比较正确的经济思想、观点,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薄一波经济思想的哲学特点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综合平衡理论、分配思想、企业管理思想和科教思想等方面。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嬗变的角度上看,十年建设时期是薄一波经济思想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薄一波的经济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经济思想,而且为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孕育与萌生提供了思想资源,具有承前启后的性质。十年建设时期党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在总体上未能摆脱急于求成的“左”的影响,国民经济在探索下前进,在曲折中发展。毋庸讳言,因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薄一波的经济思想、观点不免受到“左”的影响,他曾犯过急于求成的“左”的错误,但不可因此而否定薄一波经济思想的历史地位。本文对“左”倾错误思想(?)进行了理性批判和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层反思,,不但折射出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而且揭示了社会主义观念和制度必须与时俱进。这既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依据,又是今人判断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参照。
[Abstract]:Bo Yibo is an active participant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oad of China'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such as Mao Zedong and Deng Xiaoping. One of the pioneers of China's socialist economic construction. Ten years of construction period from 1956 to 1966) Bo Yibo put forward many correct or relatively correct economic ideas and viewpoints at that time. Bo Yibo's economic though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alization of economic materialism, the unification of epistemology and dialectics on the basis of emancipating the mind and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its economic system, The period of ten years'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stage of Bo Yibo's economic thought development. Bo Yibo's economic thought not only enriches and develops Mao Zedong's economic thought, but also provides ideological resources for the breeding and initiation of Mao Zedong's economic theory.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Part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ten-year construction period has not been able to shake off the "left" influence of eager achievement,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advancing unde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ing in twists and turns.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historical conditions, Bo Yibo's economic thinking and views were inevitably influenced by the "left". He had made the mistake of "left" in a hurry to succeed. However,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of Bo Yibo's economic thought should not be denied. A rational critique of the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The deep reflection not only reflects the difficult cours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exploring the socialist road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but also reveals that the socialist concept and system mus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which is the historical basis for the emergence of Deng Xiaoping's theory. It is also the scientific reference of Deng Xiaoping's theory.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F092.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道升;试析汉字婚俗现象[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王玉贵;大跃进与大生产运动比较研究[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3 刘家钦;苏联因素对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影响[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4 周海燕;关于“集体责任”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方元务,张继延;美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启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蒯世安;毛泽东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措施之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李永乐;莫媛;;试析城市化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8 刘正;中国农业推广学理论探究——农业科技进步论[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9 冯爱霞;邓小平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10 石云孙;女性世界的展示——女部字抉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玉洁;;毛泽东的史学修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秦宣;;毛泽东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的反思[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田绪永;;浅谈毛泽东民主法制思想对我国法制建设的指导意义[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傅伯言;曾丽雅;;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鲁振祥;;共和国史上“大跃进”一词的应用与演变[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兴国;;论毛泽东在思想上的创新[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唐根华;李洪华;;试论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文大山;;社会主义阵营的赶超浪潮与“大跃进”运动的发生[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东林;;“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若干经济理论和观点再探析[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刁其武;;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对新中国出版事业的指导意义[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秋云;建国以来金融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张志永;建国初期河北省婚姻制度改革研究(1950-1956年)[D];复旦大学;2003年
3 曾令勋;1954年至1965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张萃萍;敬业精神的价值及其培育[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周敬青;关于林彪集团问题的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郭其友;中国经济主体行为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贺朝霞;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刘永艳;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丽;元代婚恋杂剧对传统题材的拓展与深化[D];河南大学;2003年
2 彭龙健;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的文化阐释[D];湘潭大学;2003年
3 周卫军;宏观调控法基本范畴——宏观调控权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4 胡强;成都市国有商业企业的改革方向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乔梁;中国农村个体经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马永恒;20世纪中国主流开放思想的历史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闫惠惠;论党的三代领导具体关于“三讲”思想的历史定位与时代超越[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欧健;新中国前30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回顾与反思[D];河南大学;2001年
9 靳道亮;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述论[D];河南大学;2001年
10 田锡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试办托拉斯探析[D];河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666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666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