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 ——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
摘 要:本文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上市公式董事会规模和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董事会规模与净资产收益率的二元相关性研究,得出了中小板上市公司而言与董事会规模并不存在相关关系。
关键词:中小板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相关分析
一、绪论
2004年6月深交所推出了中小企业板,我国的资本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层次丰富、发展迅速等特点涌现出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特别是对于中小板上市公司而言,由于其板块内上市公司一般具有规模小、发展快、以民营企业为主等特点,其业绩变化受内部治理水平的高低影响比较大。
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在股东、董事会和经营管理者三者的关系中,董事会在股东与经营管理者之间起着传导作用,在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其规模和行为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绩效。因此本文就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展开研究,试图找到董事会规模和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联系,为越来越多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找到更为有效率有成效的内部治理方式方法。
前文已经提及,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决定着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而内部治理的核心组织是董事会。因此出于这个原因,众多学者着手对董事会规模和公司绩效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
通过系统浏览相关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和分析,将近年来一些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汇总如下:
在对公司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的研究文献中,观点不尽相同。选取不同的样本数据,运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选择不同的统计分析模型均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中,范利民、李秀燕[1](2009)通过对广西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和行为等数据的研究,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得出结论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经营绩效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但不显著。然而,朱杏珍 (2002)[2]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其运用集对数学的基本理论,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计算、推断得出结论,在考虑了董事会群体在合作过程中有不确定性存在的前提下, 董事会群体的规模从基于集对数学的数学模型看以5人为宜。对于大型的上市公司应控制董事会核心成员执行董事规模在5人左右,并可以在董事会中分各项目执行小组,每小组成员以5人为宜。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之间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 董事会规模越小, 则公司绩效越佳。除了上述两种观点还有的观点认为董事会规模和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不存在确定性关系:胡铭(2002)[3]考察了在1996年以前上市的只发行A股的250家上市公司发现董事会规模为奇数的公司占了84.4%,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的资产规模正相关,与公司业绩之间并非简单的正向或负向关系,呈现不确定性关系。董事会规模两端的上市公司,其公司业绩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每股收益(EPS)都较高。
通过对以上的研究的总结发现:样本数据很少涉及到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即使选取了样本也比较小。因此本文采用2004年至2008年上市的中小板上市公司进行研究,讨论董事会规模和企业绩效的相关性。
二、研究假设
董事会是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按公司或企业章程设立并由全体董事组成的业务执行机关。作为公司董事会,其形成有资格上、数量上和工作安排上的具体要求,也有其具体职责范围。较大规模的董事会一方面可以使得董事会内董事的专业知识背景、管理知识层次比较完整,可以达到互补的作用,并且代表多方利益的董事更多地参与,有利于协调各方利益,有利于表达各种不同的意见,使得公司的经营风险得以降低。但是规模过大也会随之产生一些问题,人数过多,机构会显臃肿,办事效率降低,从而导致董事会缺乏创新与效率,甚至会使董事会存在机能障碍的负面影响。董事会的规模越大,相互之间的协调所需花费时间就越多,同时,规模越大的董事会召开会议所花费的成本越大,包括股东大会会议费用等。由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运营成本相对于主板的上市公司来说一般较少,所以过多的成本花费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会比较大。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一: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存在负相关性。
三、实证分析
(一)董事会规模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下面的两张表格中的数据分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董事会规模差异很大,董事会规模最多高达18人,最少的仅有5人。可见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方式的指导思想有较大程度的差异。
其次,2004—2008年次数分布中的众数均为9人,说明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中董事会人数为9人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2004—2008年董事会人数为9人的上市公司占当年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3.85%、54.00%、42.37%、46.15%和41.39%。可见接近一半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更愿意把董事会成员人数控制在9人或9人左右。
(二)相关性统计分析
本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来描述企业绩效,讨论董事会规模与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性。通过SPSS软件可以得到:
从上表中可以得出:董事会规模与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003,表明董事会规模与净资产收益率基本不相关。
四、结论
通过上面的实证分析,中小企业多把董事会规模控制在9人左右,但是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并不存在相关关系。整个研究的变量选取还不完整,董事会的结构还有独立董事比例、董事平均年龄、董事会的专业水平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情况等变量,有待继续深入研究,也从一个侧面可以说明对于中小板企业来讲,其业绩的影响因素还是以企业的外部环境、本身所处的行业为主;也可能是由于董事会在公司的内部治理过程中并未真正的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董事会的建设和规范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范利民,李秀燕. 公司董事会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广西大学学报. 2009,03.
[2]朱杏珍. 董事会的规模与效能探析. 当代财经. 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 2002,06.
[3]胡铭.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Jilin College of Finance & Taxation.2002,04.
本文编号:16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6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