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公平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历史规律

发布时间:2018-04-19 01:18

  本文选题:公平 + 效率 ; 参考:《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摘要】: “公平”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追求公平,既是人性的一般要求,更是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相一致的价值目标。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面临着运用经济市场化提高生产力这样一个最迫切的任务,社会发展在公平机制及其效果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分配不公、地区差距、权力腐败、教育不公等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制约改革向纵深发展,使群众对改革丧失信心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我们切不可等闲视之。 因此,本文从探讨“公平与社会发展”入手,通过对两者之间互动关系的考察、研究,总结出这样几点规律:主体追求公平的活动推动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同时又为公平的充分实现提供了客观可能;主体对于公平的认识和评价既来自个人的主观感受,但也要符合客观物质条件和客观历史规律。 对上述规律的透析和把握,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哲学及其社会发展理论的认识;另一方面,对于我们在实践中协调利益矛盾,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种种社会不公问题,,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早日实现富裕小康的目标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Abstract]:Fairness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The pursuit of fairness is not only the general requirement of human nature, but also the value goal consistent with the essential stipulation of socialism.As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and is faced with the most urgent task of using the marketization of economy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aspect of fair mechanism and its effect.The problems of unfair distribution, regional disparity, power corruption and education injustice in real life, if not solved, will restrict the reform to develop in depth, and make the masses lose confidence in the reform and even produce resistance to it.We must not take it lightly.Therefore,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discussion of "equ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summarizes the following rules: the subject's pursuit of fairness promotes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vides the objective possibility for the full realization of fairness. The subject's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of fairness not only come from the subjective feelings of individuals, but also conform to objective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objective historical laws.On the one hand, th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above laws will help us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Marxist philosophy of value and its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we can coordinate the contradiction of interests in practice.It plays a guiding role in theory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ocial injustice,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to realize the goal of prosperity and prosperity as soon as possible.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01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相红;;论大众传媒与当代图书馆的新发展[J];中国报业;2011年20期

2 李顺荣;开好头 结好尾——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的一点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03期

3 朱学芳;彭玉婷;马敬;;我国农村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阶段性特征聚类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30期

4 郑泽香;灾难、经济与社会发展[J];中国统计;2005年03期

5 杨庆蔚;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目的、手段及近期工作设想[J];宏观经济管理;1998年09期

6 小回;冷眼看“热”点[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3年05期

7 李永华;;历史过程统一于决定性与选择性的实践中——兼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2期

8 杨彦;有计划、按比例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J];经济师;1992年02期

9 韩宝银;区域性社会发展的探索[J];江南论坛;1995年02期

10 邓伟志;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包斯钦;;游牧文化的必然性及历史规律探析[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2 陈曼莉;;论科普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魏文娟;;浅析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陆德生;;试论管子关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思想与实践[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5 赵希亭;王玉会;;和谐行业机关的建设[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6 ;抓好党建 推动改革 实现银行和社会发展共赢[A];改革创新铸辉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范秀英;;论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8 江宏熹;;鼓励老年人对社会发展多作贡献[A];老年学论文集(三)[C];1998年

9 翟春宝;;网络化与社会发展[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王南;;实践哲学视野中的历史规律问题(提纲)[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邹吉忠;创新是社会发展的规律[N];学习时报;2001年

2 苏州市统计局;2008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苏州日报;2009年

3 湘潭市统计局;湘潭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湘潭日报;2010年

4 张晓 郑易生;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教授 何怀远;为什么说“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N];解放军报;2003年

6 ;部门与高校紧密合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N];人民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路建新;蓄势待发:迈向新型工业化之路[N];长治日报;2007年

8 记者 邓少华;45项指标让市民知晓社会发展状况[N];宁波日报;2007年

9 定军 王世玲;2007国民经济力主三大协调[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10 王世玲;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将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新春;在历史规律与自由选择之间[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建萍;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冰红;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李建华;社会发展中的公正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龚培河;“中轴线”理论及其视野下两条现代化发展道路对比与反思[D];山东大学;2007年

6 杨文华;人力资本与社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毛良升;哲学视域中的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8 章延杰;论政府信用[D];复旦大学;2005年

9 林哲焕;中国朝鲜族社会变迁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李政;外来投资对徐州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妍;公平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历史规律[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树铭;马克思哲学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建明;全面建设小康背景下县域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弋杨;宋代江西书院及其发展的社会环境[D];四川大学;2005年

5 张凤莲;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探析[D];山东大学;2005年

6 王朝晖;人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D];郑州大学;2007年

7 刘慧;邵阳市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8 孙晓霞;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社会发展动力系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李莉;试论音乐教育中“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罗美芳;明清时期清水江水道的开辟与社会发展[D];贵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70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770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3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