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结合劳动、结合劳动力与剩余价值的榨取机制——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新视角

发布时间:2018-05-19 07:24

  本文选题:结合劳动 + 结合劳动力 ; 参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06期


【摘要】:尽管在马克思之后,国内外学术界研究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成果中并不乏经典之作,但马克思提出并使用的"结合劳动"概念却长期被学术界所忽视。马克思所探讨的结合劳动概念对于理解和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劳动过程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借鉴并吸收知识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组织理论与复杂性科学的思维方法,突破马克思在高度抽象层面上采用的简单性和还原性方法的局限性,深入分析并阐明结合劳动的结构化与复杂性及其政治经济学效应,为深化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和剥削机制及其演变趋势提供了新视角,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Abstract]:Although there is no lack of classics in the research of capitalist labor process after Marx, the concept of "combined labor" put forward and used by Marx has long been ignored by academic circles. The concept of combined labor explored by Marx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and study the contemporary capitalist labor process. By drawing lessons from and absorbing the thinking methods of knowledge economics, evolutionary economics, 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complexity science, this paper breaks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he simple and reductive methods adopted by Marx at the highly abstract level. Deeply analyzing and expounding the structure and complexity of labor and its political economic effect provide a new angle of view for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t labor process, exploitation mechanism and its evolution trend, whi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当代中国劳资关系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分工演进的包容性劳资关系研究”(14BJL03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项目“基于分工演进的当代中国劳资关系研究”(2015M57019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3;F014.39;F0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洲鸿;尹振宇;;知识产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微笑曲线为例[J];当代经济研究;2016年01期

2 任洲鸿;;“还原问题”新探——基于劳动价值论和复杂性科学的双重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3 李欣广;;国际价值链的“环节价值”是当代价值形态[J];管理学刊;2015年03期

4 胡乐明;;资本积累、阶级斗争与空间生产——一个文献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5 任洲鸿;;知识积累与劳动力资本化:一个基础理论模型[J];经济评论;2013年04期

6 孟捷;;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成正比的理论:一个简史[J];经济学动态;2011年06期

7 罗珉;周思伟;;论组织的复杂性[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年01期

8 谢富胜;李安;;回归马克思主义——欧美学术界劳动过程理论争论的新动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5期

9 苗东升;科学的转型:从简单性科学到复杂性科学[J];河北学刊;2004年06期

10 汪丁丁;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相关的经济学[J];经济研究;199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树理;;国际价值量变化的比较静态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6年07期

2 任洲鸿;;结合劳动、结合劳动力与剩余价值的榨取机制——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新视角[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06期

3 张立哲;;政治优势也是管理优势——从科学管理看克拉玛依油田思想政治工作[J];克拉玛依学刊;2016年02期

4 赵振;;“互联网+”下制造企业服务化悖论的平台化解决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06期

5 任洲鸿;;“还原问题”新探——基于劳动价值论和复杂性科学的双重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6 叶立国;;世界观的嬗变:从经典科学范式到系统科学范式[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22期

7 赵凯;;“知识分工”和“关联互动”观点下的政府—市场关系[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8 刘宇;;论全球化时代的阶级斗争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11期

9 曹兴;李笑冬;徐焕均;;技术联盟稳定性因素构成与条件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10 吴义刚;;两部类均衡、通货膨胀与增长方式转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藤森赖明;李帮喜;;复杂劳动的还原问题研究[J];清华政治经济学报;2015年00期

2 何祚庥;;必须将“科技×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思想引入新劳动价值论的探索和研究[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4年01期

3 任洲鸿;;再论马克思的抽象劳动概念[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4 任洲鸿;;“劳动力资本化”何以可能?——马克思“劳动力商品”概念的唯物辩证法研究[J];海派经济学;2011年04期

5 谈萧;;评马克思的知识产权观[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06期

6 吴汉东;;知识产权的多元属性及研究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7 徐tD;;视阈融合下的知识产权诠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8 毛蕴诗;熊炼;;企业低碳运作与引入成本降低的对偶微笑曲线模型——基于广州互太和台湾纺织业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文东伟;;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技术复杂度及其跨国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10 马晓河;;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结构转型——国际经验教训与中国挑战[J];农村经济;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敏凯;改良而非质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新变化评析[J];党政论坛;2000年12期

2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科技发展方面的优势[J];湖南经济;2000年09期

3 龚培兴;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10期

4 马晓红,刘立祥,周建设;当代资本主义的调整及其发展趋势[J];人文杂志;2001年01期

5 王鑫;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6 杨金海;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J];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7 李鹏 ,马学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应坚持的科学态度和方法[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8 徐崇温;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2年08期

9 李其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J];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05期

10 张会英 ,王晓飞;当代资本主义并不神秘[J];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学东;;当代资本主义改良评析[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2 肖枫;;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3 郝名玮;;三部曲:当代资本主义、危机和社会理论[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暨“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吴辉;;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的前景[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5 曾德高;蒲发惠;;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6 费利群;滕翠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动态透视[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池元吉;;当代资本主义新析[A];经济改革与理论思考(1978-1988)[C];1988年

8 李俊;;浅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9 李青宜;;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世界社会主义的新思路[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吴嘉蓉;;论社会民主党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改良——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新视角[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N];经济日报;2003年

2 记者李潇潇 通讯员陈硕;深化马哲研究应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 译;当代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危机与中国的作用[N];文汇报;2013年

4 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 巴西里约日内卢国立大学客座教授 巴西弗卢米伦斯联邦大学终身教授 联合国“全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协调人;当代资本主义中的结构性危机与中国的作用(摘选)[N];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李琮;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阶段性特征[N];北京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启文;当代资本主义纵横谈[N];企业家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启文;当代资本主义纵横谈[N];企业家日报;2013年

8 启文;当代资本主义纵横谈[N];企业家日报;2013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宇;怎样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特征[N];人民日报;2013年

10 特约记者 董建江 本报记者 陈家宝;当代资本主义向何处去[N];安徽经济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民刚;经济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D];山东大学;2005年

2 刘献;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上层建筑的新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申治安;当代资本主义批判与绿色解放之路[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健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与中国的学习和借鉴[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春霞;浅析当代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主义因素[D];燕山大学;2010年

3 张婧;对当代资本主义中社会主义因素的思考[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海年;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D];武汉大学;2005年

5 肖爱民;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杰;当代资本主义新社会因素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晓航;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对社会主义的启示[D];渤海大学;2015年

8 吕红;论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战略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孟艳;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创新[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10 杨陶;新帝国主义论与列宁帝国主义论:比较与启示[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09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909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b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