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基于生态绿当量模式的生态资产核算研究——以抚仙湖流域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17 09:04

  本文选题:生态资产 + 生态资产核算 ; 参考:《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年05期


【摘要】:生态资产是以货币的形式来度量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资和生态服务的价值,核算一个区域的生态资产实际上就是评估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绿当量依据"服务功能相当、服务价值相当"的理论,以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资产为参考标准,能简单、高效、可计量地核算出区域的生态资产价值。通过生态绿当量模式,核算了云南省抚仙湖流域1992—2014年间的生态资产价值。结果表明:1抚仙湖流域1992年、1996年、2001年、2006年、2010年、2014年生态资产价值分别为161.44亿元、162.02亿元、160.56亿元、160.49亿元、160.52亿元、160.45亿元,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抚仙湖提供的生态价值占总资产价值的90%,湖泊在维持生态稳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Abstract]:Ecological assets are to measure the value of ecosystem to provide goods and ecological services to human society in the form of money. Accounting for ecological assets of a region is actually to evalua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a region. Based on the theory that "the service function is equal and the service value is equal", the eco-green equivalent can calculate the value of the ecological assets of the region in a simple, efficient and measurable way, taking the ecological assets of the forest ecosystem as the reference standard.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assets in Fuxian Lake Basin of Yunnan Province from 1992 to 2014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ecological green equivalent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assets in the Fuxian Lake Basin in 1992, 1996, 2001, 2006, 2010 and 2014 is 16.144 billion yuan, 16.202 billion yuan, 16.056 billion yuan, 16.049 billion yuan, 16.052 billion yuan, 16.045 billion yuan, respectively. The ecological value provided by Fuxian Lake accounts for 90% of the total asset value. The lak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ecological stability.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省高校资源与环境遥感重点实验室;云南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561048)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项目(编号:2008PY056)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国情监测示范项目“抚仙湖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测国土函[2014]35号 云南省高校资源与环境遥感重点实验室项目
【分类号】:X1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荫玺;王林;祁云宽;唐芳;;抚仙湖浮游植物发展趋势分析[J];湖泊科学;2007年02期

2 王林;章新;李红梅;张晶晶;申太波;;抚仙湖生态服务功能调查与评估[J];环境科学导刊;2011年06期

3 吴云华;建立抚仙湖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初探[J];玉溪师专学报;1994年Z2期

4 叶长兵;李文朝;章新;罗维佳;李勤;;基于环湖新行政区构建的抚仙湖环境保护效应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年02期

5 莫绍周,侯长定;抚仙湖污染防治与对策措施[J];云南环境科学;2004年S1期

6 邱家荣;扬君兴;夏黎亮;宋建宇;王文玉;李琼丽;;抚仙湖水生生态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年02期

7 马彦华;祁云宽;刘宇;王林;;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抚仙湖的关键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9期

8 李玉兰;黄磷废渣对抚仙湖的影响及防治[J];云南环境科学;1995年03期

9 张宇,陈慧泉;云南抚仙湖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10 戴丽,王志芸;界定抚仙湖保护管理范围[J];云南环境科学;2004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林;章新;李红梅;张晶晶;申太波;;抚仙湖生态服务功能调查与评估[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李荫玺;王林;唐芳;祁云宽;;抚仙湖流域入湖污染物分析及控制措施[A];2006年玉溪市“生态立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赵敏慧;杨树华;王宝荣;;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磷素流失的控制研究——以抚仙湖流域磷矿开采区为例[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4 金文刚;;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对星云湖的影响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治忠 刘萍;抚仙湖:美丽背后有隐忧[N];云南日报;2007年

2 记者 贾云巍 蒋贵有;玉溪开展系列活动保护抚仙湖[N];云南日报;2007年

3 记者 蒋贵有 贾云巍;保护抚仙湖专项行动启动[N];云南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向文邋张红梅;16件提案议案献计抚仙湖保护[N];玉溪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向文 刘跃 实习记者 曾永洪;我市表彰抚仙湖保护管理工作先进[N];玉溪日报;2008年

6 蒋贵友;玉溪市开展抚仙湖保护系列活动[N];云南日报;2008年

7 记者 张红梅 曾永洪;认真研究明年抚仙湖保护工作[N];玉溪日报;2008年

8 邢玉琼;市人大代表视察抚仙湖保护治理工作[N];玉溪日报;2008年

9 陆海宏;人大代表视察抚仙湖保护管理工作[N];玉溪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刘跃;抚仙湖保护专项整治拉开序幕[N];玉溪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顾雨;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抚仙湖流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2 何宗玉;云南抚仙湖沉积环境及其对人为扰动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郑锦;帽天山磷矿区磷矿资源开发的水环境效应及磷、氟流失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30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030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5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