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区域产业生态化系统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5 19:28
【摘要】: 产业生态化是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从总体上看,工业化以来,单向线性、不可逆性技术范式促进了生产方式大量地使用自然资源。改革开放30年,具有明显粗放特征增长模式的高速经济发展、“压缩型”工业化使西方工业化过程中长期分阶段出现的各种生态问题在中国被“压缩”在一个较短时期内同时出现,加之区域间的不平衡,使“压缩型”和“结构性”污染成为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特征,生态压力较之于其它国家更为沉重,有更多的问题和障碍需要解决与克服。这些问题的综合解决有必要以产业的生态化研究为核心,通过构建一个个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逐步加以解决。 本文基于生态学的角度,以产业生态学、制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对区域产业生态化系统构建的相关前沿内容进行了详细探讨,由于产业生态化系统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的特性,作者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前沿研究与我国区域发展实情并结合工作实践重点对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学、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进行了分析、批判,提出区域产业生态化系统构建的科学研究问题,界定了区域产业生态化理论需理解的几个概念,分析了区域产业发展中的生态化客观取向,并根据研究的发展提出要深入探讨的三个方向。 鉴于目前学者对于路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生态管理方法、生态工业园的设计与规划、工业共生三个方面,关注点多集中于产业生态系统的管理方面,对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的研究还很少,而路径依赖又是区域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论文对于区域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现有的演化路径进行比较,提出了区域产业生态化的路径突破模型,对政府在区域产业生态化中的作用进行了定位,基于区域产业生态化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提出区域产业生态化演化路径优化方向。 产业生态化是生态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整合过程。在明确了区域产业生态化的复杂系统特性后,本文提出产业生态化需要构建一个大系统平台,其系统结构由产业实体、支撑矩阵、关系矩阵组成,依靠由民众、企业和政府等方面组成的角色组织支撑、推动和实现,同时还给出共生技术、能量和信息技术支撑的一般性规划,给出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合作博弈分析结论,建立物质、信息、能量、政府治理集成平台,为政府合理治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依据,为可持续发展的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区域产业生态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综合评价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过程,不能仅由某项指标简单的加以确定。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对其进行评价,初步建立了区域产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满足既有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目标又有增长、结构优化,还有公平、效率的目标;分析了政府治理模式对于区域产业生态化的引导作用,并在企业与市场之间探索政府何为,以公共政策边界性告诫地方政府不可假借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之名,越位干预市场化进程,政府制定的政策必须符合市场化运作机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政府治理不能一味的依赖于行政手段管制,就环境问题而言通过市场、假借市场手段进而上升到法制层面解决环境问题才能为改进与创新政府治理模式奠定基础,从多个角度给出了政府治理的改进措施和政策思路。 以哈尔滨市区域为背景对哈尔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进行了产业生态化部分理论框架应用,以此来验证所提出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与适用性。主张地方政府要在区域产业生态化建设方面起到了主导作用,通过改进与创新政府治理模式这个促进区域产业生态化的重要手段,为传统的“重污染”行业产业生态化改造与新兴产业生态型发展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06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昕加;;基于循环经济的伊春市产业生态化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陈晓毅;;基于熵值法的广西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3 张文龙;邓伟根;;基于PSR模型的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8期

4 安新华;;论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的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1年19期

5 谢文武;赵毅;;从危机管理到风险管理——网络时代的地方政府多中心治理转型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2期

6 李德智;;房地产业生态化及其在我国的实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傅子恒;;经济学边界、市场作用、政府治理、公平与效率新解——理论经济学四个命题的深层次思考[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8 易承志;;美国的大都市区政府治理实践[J];城市问题;2011年06期

9 汪寅;;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及其应对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1期

10 赵超;;产业生态化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可持续发展[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红玉;彭福扬;;产业与产业生态化[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孙友祥;;政府治理道德:价值、宗旨与保障[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郭鸽;;以制度创新推动地方政府治理发展[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4 涂晓芳;魏葱葱;;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路径研究——以青岛市政府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玉梅;;基于转型期的政府治理创新[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6 许为义;周元祥;崔康平;;产业生态化是提升安徽经济质量的必由之路[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谷宇;;我国传统社会地方基层政府治理的困境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8 吕雪枫;;论政府治理形象:构成与形成过程[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基层民主与政府治理”座谈会[A];“基层民主与政府治理”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戴歌新;李虹;;中国“后转型期”政府治理机制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景玉琴;政府治理创新探析[N];吉林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曹培锋 见习记者 周迎久;平山力促产业生态化[N];中国环境报;2009年

3 时报记者 陈西艳;新区深耕产业生态化[N];滨海时报;2010年

4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地区合作室主任 祝鸣;反思“政府治理”之乱[N];文汇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光旭 崔仁t,

本文编号:2294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294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5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