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过度竞争的初步理论探讨

发布时间:2018-11-16 17:04
【摘要】: 经济学对竞争的研究源远流长,有关竞争的理论构成了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版图。但在发展至今的竞争理论体系中,有关过度竞争的研究并不占显著的位置。本文试图在前人不多的研究的基础上,对过度竞争作出初步的理论探讨。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鉴于人们目前对过度竞争的概念尚存在分歧,我们首先对过度竞争这一概念进行了分析,将过度竞争区分为狭义的过度竞争和广义的过度竞争。本文所针对的是狭义的过度竞争。在此基础之上,第二部分对过度竞争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这一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初步分析了过度竞争的理论基础、发生机制以及过度竞争的效率问题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本文的第三部分,我们提出,有效竞争不仅要受到竞争不足的约束,也要受到过度竞争的约束。我们在这一部分有关有效竞争的分析,可以视为本文的一个初步结论。文章的第四部分相对于本文带有附录的性质,这是关于国内理论界对于我国过度竞争现象研究的一个简单综述。从总体上看,本文对过度竞争的研究只是初步的。
[Abstract]:The study of competition in economics has a long history, and the theory of competition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territory of economic theory. Howev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on theory system, the research on excessive competition does not occupy a prominent posi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preliminary theoretical study on excessive competition on the basis of few previous studies.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still differences in the concept of excessive competition, we first analyze the concept of excessive competition and divide it into narrow sense and broad sense of excessive competition. This article is aimed at the narrow sense of excessive competition. On this basis,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excessive competition. This part is the main body of this paper. It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excessive competition, the mechanism of excessive competition, the efficiency of excessive competi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macro economy. In the third part of this paper, we propose that effective competition should be constrained not only by insufficient competition, but also by excessive competition. Our analysis of effective competition in this part can be regarded as a preliminary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The fourth part of this paper has the nature of appendix, which i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the phenomenon of excessive competition in our country. On the whole, the study of excessive competition in this paper is only preliminary.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06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悦;王非凡;;人力资源开发与竞争优势[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2 王博;;对现阶段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刍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4期

3 张燕斐;李元春;;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8期

4 付冬芹;丰容基;;博弈论在生活中的运用[J];技术与市场;2011年06期

5 赵倩;;论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竞争与合作[J];经济视角(下);2011年08期

6 向金凤;耿晓静;;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4期

7 贾蕾;关治超;;华东聚丙烯产品竞争浅析[J];化工科技;2011年04期

8 王茜;欧婷;;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竞合关系分析[J];中国外资;2011年18期

9 时君;;对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思考[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郭秋艳;张华平;;价格战——企业之决胜要素[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守礼;;西部蜂业面临竞争与挑战[A];2005年中国养蜂学会蜜蜂产品专业委员会、蜜蜂保护专业委员会、蜜蜂授粉专业委员会联合工作会议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玉林;;供应链中的角色竞争[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曾盼盼;樊召锋;俞国良;;字词-联结任务中习惯和目标的合作与竞争[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金铠;;中国零售业PK台:内、外资零售企业竞争态势比较分析[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课题组;王军;;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竞争策略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6 魏守辉;朱文达;张朝贤;黄红娟;崔海兰;;野燕麦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正华;覃有土;贺文华;;论资本运营中的信用基础[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8 曹宝奇;;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积极参与电力市场竞争[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3优秀论文集[C];2003年

9 张挪亚;冯卫华;;用创新推动企业不断发展——自主创新是中国烟草行业应对国际竞争的根本手段[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0 张挪亚;冯卫华;;用创新推动企业不断发展——自主创新是中国烟草行业应对国际竞争的根本手段[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碚 刘戒骄;如何形成有效竞争秩序[N];贵州政协报;2003年

2 金碚 刘戒骄;如何形成有效竞争秩序[N];人民日报;2003年

3 ;实现有效竞争依靠政府还是依靠市场?[N];人民邮电;2005年

4 交通银行上海分行业务部 万家禄;树立有效竞争理念[N];上海金融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薛枫;黄浩:限制手机进口旨在调控有效竞争[N];通信信息报;2003年

6 李博;重视准入管制 推动有效竞争[N];人民邮电;2002年

7 徐昙;金碚:主体地位不具备 就谈不上有效竞争[N];中国经营报;2004年

8 ;有效竞争 市场结构改革的方向[N];人民邮电;2005年

9 姚颖;电信业头等大事应抓有效竞争[N];通信信息报;2003年

10 记者 毛涛涛;信产部:有效竞争将促资费下调[N];北京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青;本地电信的管制与竞争[D];山东大学;2005年

2 李峰;自然垄断中的规制与有效竞争[D];复旦大学;2005年

3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纪成君;中国煤炭产业组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5 尹栾玉;社会性规制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6 高静娟;中国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D];辽宁大学;2004年

7 张湘赣;中国反垄断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8 李林;我国营利性医疗机构发展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9 阳小龙;光突发交换网络中服务质量关键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10 韩绪望;中国电力产业规制与竞争[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亚军;过度竞争的初步理论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玉梅;我国审计市场的过度竞争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王军伟;我国煤炭产业过度竞争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刘成;我国电信行业竞争环境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娄丽丽;论中国电信产业有效竞争[D];武汉大学;2004年

6 孟繁龙;有效竞争理论的探讨及其基础框架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李晓静;中国电信行业分拆式改革的误区及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万俊良;基于有效竞争的我国医药零售业产业组织合理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9 文明;中国商业银行业的产业组织与有效竞争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10 孙丕伟;论移动通信虚拟网络运营的竞争法调整[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36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336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c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