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价格波动与中国碳税政策的协同模拟分析
【图文】:
碳排放”CGE模型的构建中国“产业-能源-碳排放”CGE模型(以下简称“产-能-碳CGE”)是由标准CGE模型扩展而来,在微观上采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部门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同时实现的假设,通过设定商品市场均衡、要素市场均衡、国际贸易均衡、宏观经济变量均衡和各经济主体收支平衡实现从微观到宏观的链接。本研究主要扩展是在生产部门增加能源模块、碳排放模块和政策模拟模块等。2.3.1生产部门的能源模块扩展生产部门的生产函数结构采用嵌套常替代弹性(ConstantElasticitySubstitution,CES)函数结构(图1),作为生产投入的5种能源产品构成能源模图1产-能-碳CGE模型生产部门的生产函数结构Figure1ProductionfunctionstructureinIndustry-Energy-CarbonCGEmodel2312
源价格持续上涨和持续下跌等两种情景,见图3。基准情景、价格情景、碳税情景和综合情景等4种情景一共包含了18个子情景(见表2),情景分析首先是将价格情景和碳税情景与基准情景进行对比,以分别衡量国际化石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碳税政策的影响,进而将综合情景与价格情景和碳税情景分别对比,,衡量国际化石能源价格波动和碳税政策及其减排效果的交叉影响。本研究分别引入下列指标进行能源安全和碳减排的政策效果的评估:(1)在能源安全指标方面,主要探讨能源贸易依存度和能源强度两个指标。能源贸易依存度用图22015—2030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的3种情景预测Figure2ThreescenairosofpredictionforthespeedofChina'spopulationgrowthfrom2015to2030图3能源价格与碳税的情景设计及比较分析指标Figure3Scenariosofenergypricevolatilityandcarbontaxdesignandindexesforcomparativeanalysis2315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湖北师范大学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A0602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501604;4150159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1566)
【分类号】:F764;F832.5;X1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立中;;“碳税”猜想[J];环境;2010年01期
2 ;法国政府将放弃碳税计划[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04期
3 蔡博峰;;国际机动车碳税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经济;2011年Z1期
4 蔡博峰;;国际机动车碳税经验[J];环境保护;2011年Z1期
5 胡新婷;;我国碳税研究的进展及反思[J];财务与金融;2011年04期
6 项勇;任宏;;我国碳税征收效应分析及实施措施[J];经济问题;2011年12期
7 程昱诗;;浅谈中国碳税制度的构建与实施[J];现代商业;2012年02期
8 林明彻;杨富强;;中国为什么研究和开征碳税[J];中国三峡;2012年03期
9 毛小松;朱学义;;我国开征碳税的可行性——基于博弈视角的分析[J];会计之友;2012年18期
10 ;澳大利亚正式实施碳税法[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金凤;赵丽清;庞博;;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来看我国征收“碳税”的合理性[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兆敏;;论欧盟航空碳税与WTO规则[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2年卷)[C];2011年
3 骆瑞玲;范体军;夏海洋;;碳税政策下供应链碳减排技术投资的收益分析及决策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2管理科学[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爽;法国搁置碳税计划 转而寻求欧盟统一碳税[N];中国税务报;2010年
2 朱其忠;澳碳税方案 因何“凤凰变鸡”[N];中国石化报;2011年
3 傅云威;“碳税”方案因何凤凰变鸡[N];经济参考报;2011年
4 记者 秦菲菲;我国征收碳税仍处研究层面[N];上海证券报;2011年
5 傅云威;谁将为碳税买单?[N];经济参考报;2012年
6 记者 李景卫;澳大利亚正式实施碳税法[N];人民日报;2012年
7 杨砚冰;欧盟调整强收“碳税”政策[N];中国水运报;2012年
8 记者 李钊;欧盟拟暂停征收引发争议的航空碳税[N];科技日报;2012年
9 记者 孙天仁;欧盟建议暂停征收航空碳税[N];人民日报;2012年
10 李景卫;澳大利亚废除碳税政策的褒与贬[N];中国矿业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建新;基于CHINA3E模型的中国能源需求与碳减排问题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2 李岩岩;我国碳税税率设计及福利效应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3 张孜孜;我国碳税的税率估算及其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亚辉;构建我国碳税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2 姚瑶;我国碳税开征的经济效应分析与政策建议[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5年
3 刘悦;制造业碳税征收机制研究与产业升级潜力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哲;提高中国碳税绩效的优化设计[D];山东大学;2015年
5 朱锦晨;碳税对区域经济-环境-能源系统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肖红;欧盟碳税机制及对中国的启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7 王晶晶;碳税对深圳市不同工业行业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周秀丽;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碳税政策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黄静;差别碳税政策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康继;碳税视角下环渤海经济圈钢铁行业碳减排博弈分析[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44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544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