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洁发展机制与碳交易市场框架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4 12:03
本文关键词:中国清洁发展机制与碳交易市场框架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最大东道国,与其他发展国家相同,由于没有国内碳交易市场,在分享清洁发展机制产生的可持续发展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中国也存在着话语权、定价权缺失等问题。特别是随着2013年“后京都时代”的到来,清洁发展机制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不断增加,如何正确剖析未来中国清洁发展机制所面临的问题,科学、合理分析未来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发展趋势,降低对清洁发展机制的依赖,加速构建国内碳交易市场,就显得愈发迫在眉睫。本文基于清洁发展机制及碳交易市场的相关理论,首先,对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利益主体、运行阶段、存在问题、外部环境及应对举措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对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区域分布的影响因素和实施效果进行定量评价;进而进一步分析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进展,并对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环境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框架设计路线,包括目标、阶段、机制、主体及保障体系。 全文共七章,具体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最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的创新点。 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本章是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指出,首先,清洁发展机制是目前连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碳交易最重要的纽带,清洁发展机制的初衷是想设计出一种互惠互利的制度,一方面,使附件一缔约方代表的发达国家能够将排放义务的履约转移至减排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履约方式相对灵活;另一方面,非附件一缔约方覆盖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从发达国家获得一定的资金技术援助。在清洁发展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将主要涉及到参与方、执行理事会、方法学、符合项目等主体和概念;其次,从本质上来讲,碳交易市场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购买合约关系,碳减排额需求方通过支付给碳减排额供给方一定数量的金额,以获得相应数量的碳减排配额,从而使碳减排额需求方符合其在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中的目标要求,碳交易市场支付金额的方式比较多元化,既可以是传统的现金、银行转账和实物支付,也包括股权、债券和权证。碳交易市场的构成要素则包括交易主体、交易客体和市场结构等三方面的内容,其相关概念则包括碳交易机制、碳交易价格和碳金融市场等;最后,清洁发展机制和碳交易市场的理论基础则主要包括制度经济学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以及环境金融理论。 第三章——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发展分析。本章指出,中国清洁发展机制主要涉及到项目业主、项目买家、咨询机构、指定经营实体、国家主管机构和执行理事会等六大主体,一个成功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从开始准备到最终获得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的签发,需要经过项目识别,项目设计,项目批准,项目审定,项日注册,项目实施、监测与报告,减排量的核查与核证,减排量的签发等八个阶段。清洁发展机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无论是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注册数量,还是从已注册项目的年平均预期核证减排量或已签发核证减排量来讲,中国目前都已成为全球清洁发展机制市场的最大供给国和东道国,现阶段,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市场定价权缺失;第二,项目审批流程复杂;第三,项目行业分布不均衡。未来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将日益复杂,表现为:一是欧债危机的影响;二是市场空间进一步缩小:三是新型市场机制的冲击;四是国际政治博弈加剧。为了促进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健康发展,未来主要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促进项目类型和参与方的多样化;二是加快咨询机构行业规范的制定;三是扶持指定经营实体的建设发展;四是重视方法学的研究;五是积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改革;六是加速构建国内碳交易市场。 第四章——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区域分布影响因素及实施效果分析。由于目前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各省域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本章根据数据的科学性和可得性原则,选取了18项指标来构建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区域分布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同时结合因子分析的方法,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其2006、2011年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与2006年相比,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区域分布的影响因素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化。2006年,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区域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水平、国际气候政治形势、科技发展水平以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基础水平:2011年,影响因素增加为五个,分别是:国际气候政治形势、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基础水平、节能减排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并且每个影响因素所包含的指标和贡献率也产生了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2006、201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清洁发展机制水平的总体得分及各影响因子的得分进行了计算,同时根据计算结果,对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类型进行了划分。 此外,本章也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2006年和2011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截面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国民经济社会中各类因素对节能减排的影响,然后提出了假说,针对各项假说,分别选取GDP、人口自然增长率、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煤炭占一次能源比重、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已注册数等作为解释变量来构建定量模型,并以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被解释变量。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06年与2011年,影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因素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2006年,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影响尚不明显,2011年,清洁发展机制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逐步得到体现。 第五章——本章在梳理中国碳交易市场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从政府监管体制、碳交易平台、第三方机构等入手,分析其建设现状,指出目前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主要存在四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政策法规层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少排放权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第二,政府监管体制层面的问题,包括:一是部门间存在职能的交叉重叠:二是管理对象缺乏;三是发展情景的不确定性。第三,碳交易平台层面的问题,表现为:一是缺乏准入机制,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二是业务同质化,盈利能力不高;三是缺乏碳交易制度。第四,第三方机构层面的问题,具体来讲:一是从事排放权交易的中介机构较为缺乏,且监管不力;二是缺乏统一管理的格局,易形成管理缺位;三是第三方机构独立性欠缺;四是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由于各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甚至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其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立场也不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若干博弈主体。现阶段,国际气候谈判的博弈主体主要有以下四大利益集团,分别为欧盟、以基础四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伞形集团、小岛屿国家联盟。 第六章——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框架设计。本章主要集中五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碳交易市场框架设计的目标,即建立强制性为主、自愿性为辅、覆盖经济整体、一二级市场健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全国性碳市场,一方面要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引致的合理碳排放相匹配,另一方面应通过碳交易市场的构建使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与减排成本实现均衡;二是科学、合理的对碳交易市场发展阶段的划分,包括学习阶段、试运行阶段、正式运行阶段;三是碳交易市场的机制安排,主要由碳交易市场的构建模式和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机制组成:四是碳交易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碳交易管理机构、碳排放交易平台、试点企业和第三方核查机构等;五是碳交易市场的保障体系,由法律保障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和市场监管保障体系组成。 第七章——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结论、研究局限、不足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清洁发展机制 碳交易市场 框架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196;F205
【目录】:
- 作者简介6-8
- 摘要8-11
- ABSTRACT11-17
- 第一章 绪论17-32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7-18
- §1.2 文献综述18-27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8-22
- 1.2.2 国内研究综述22-27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27-30
- 1.3.1 研究思路27-28
- 1.3.2 研究内容28-30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30-32
- 1.4.1 研究方法30-31
- 1.4.2 创新点31-32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32-40
- §2.1 清洁发展机制的相关概念32-33
- 2.1.1 参与方32-33
- 2.1.2 执行理事会33
- 2.1.3 方法学33
- 2.1.4 符合CDM的项目类型33
- §2.2 碳交易市场的相关概念33-36
- 2.2.1 碳交易机制33-34
- 2.2.2 碳交易价格34-35
- 2.2.3 碳金融市场35
- 2.2.4 碳交易市场35-36
- §2.3 清洁发展机制和碳交易市场的理论基础36-39
- 2.3.1 交易成本理论36-37
- 2.3.2 福利经济学理论37-38
- 2.3.3 环境金融理论38-39
- §2.4 本章小结39-40
- 第三章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现状分析40-53
- §3.1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利益主体及运行阶段40-44
- 3.1.1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利益主体40-42
- 3.1.2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运行阶段42-44
- §3.2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发展存在的问题44-47
- 3.2.1 市场定价权缺失44-45
- 3.2.2 项目审批流程复杂45-46
- 3.2.3 项目行业分布不均衡46-47
- §3.3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47-49
- 3.3.1 欧债危机的影响47-48
- 3.3.2 市场空间进一步缩小48
- 3.3.3 新型市场机制的冲击48-49
- 3.3.4 国际政治博弈加剧49
- §3.4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发展的应对举措49-51
- 3.4.1 促进项目类型和参与方的多样化49-50
- 3.4.2 加快咨询机构行业规范的制定50
- 3.4.3 扶持指定经营实体的建设发展50
- 3.4.4 重视方法学的研究50-51
- 3.4.5 积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改革51
- 3.4.6 加速构建国内碳交易市场51
- §3.5 本章小结51-53
- 第四章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区域分布影响因素及实施效果分析53-76
- §4.1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区域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53-69
- 4.1.1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区域分布53-55
- 4.1.2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区域分布影响因素指标体系55
- 4.1.3 研究思路及数据来源55-56
- 4.1.4 评价流程及结果分析56-67
- 4.1.5 基本结论67-69
- §4.2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施效果分析69-74
- 4.2.1 数据来源及模型设定69-70
- 4.2.2 实证结果分析70-74
- §4.3 本章小结74-76
- 第五章 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进展和发展环境分析76-91
- §5.1 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进展76-84
- 5.1.1 政府监管体制建设进展76
- 5.1.2 碳交易平台建设进展76-77
- 5.1.3 第三方机构建设进展77-84
- §5.2 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存在问题84-86
- 5.2.1 政策法规层面的问题84
- 5.2.2 政府监管体制层面的问题84-85
- 5.2.3 碳交易平台层面的问题85
- 5.2.4 第三方机构层面的问题85-86
- §5.3 国际气候谈判的博弈形势分析86-90
- 5.3.1 欧盟86-87
- 5.3.2 伞形集团87-88
- 5.3.3 发展中国家88
- 5.3.4 小岛屿国家联盟88-89
- 5.3.5 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89-90
- §5.4 本章小结90-91
- 第六章 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框架设计91-103
- §6.1 碳交易市场框架设计的目标91-92
- §6.2 碳交易市场的发展阶段92-93
- 6.2.1 起步阶段92
- 6.2.2 试运行阶段92-93
- 6.2.3 正式运行阶段93
- §6.3 碳交易市场的机制安排93-94
- 6.3.1 碳交易市场的构建模式93
- 6.3.2 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机制93-94
- §6.4 碳交易市场的参与主体94-97
- 6.4.1 碳交易管理机构95-96
- 6.4.2 碳排放交易平台96
- 6.4.3 试点企业96-97
- 6.4.4 第三方核查机构97
- §6.5 碳交易市场的保障体系97-102
- 6.5.1 法律保障体系97-98
- 6.5.2 政策保障体系98-100
- 6.5.3 市场监管体系100-102
- §6.6 本章小结102-103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103-106
- §7.1 全文总结103-104
- §7.2 研究展望104-106
- 致谢106-107
- 参考文献107-1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海云;藏留洋;张灿;;国内外CDM项目开展现状对比分析及建议[J];节能与环保;2007年02期
2 刘华;郭凯;;国外碳金融产品的发展趋势与特点[J];银行家;2010年09期
3 李静云;别涛;;清洁发展机制及其在中国实施的法律保障[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认知[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3期
5 李国栋;郑宽;;澳大利亚温室气体减排与能效目标计划[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年06期
6 王家玮;伊藤敏子;;我国碳排放权市场发展路径之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何川;;论国内期货品种开发[J];消费导刊;2008年15期
8 郭兆晖;;中国碳市场之顶层设计[J];低碳世界;2012年06期
9 张懋麒;陆根法;;碳交易市场机制分析[J];环境保护;2009年02期
10 江峰;刘伟民;;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SWOT分析[J];环境保护;2009年14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清洁发展机制与碳交易市场框架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65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