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与现代生活方式转换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06:12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与现代生活方式转换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社会出现了多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本质上来说就是人与自然之间并没有和谐相处。人类如果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忽视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那么结果只能造成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当前我国正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多,能源、土地、环境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传统的经济模式以高开采,高排放为特征,这种经济模式不适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高利用、低排放的方式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其本质是生态经济,所以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绿色发展,和谐发展。 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有:第一,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循环经济思想。即资源的再利用,用较少原料和能源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和消费目的。第二,社会化大生产产生循环经济。第三,生产和消费排泄物的再循环理论。生产和消费的排泄物可以转换成一种新的生产要素重新利用。在变废为宝的同时可以减少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由此可见对排泄物进行循环利用的必然性。第四,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减少工业和生活废物的有效手段。这些理论内容即使今天仍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前瞻性。本文在对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进行概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即消费成为人生的目的、消费脱离了人们实际的需要、现代人人性的异化。在总结现代人生活方式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剖析现代生活方式的社会根源——资本逻辑,提出现代生活方式转变的路向,即改变遵从于资本的逻辑的经济体制,建立在生活的逻辑基础上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环境思想主线。本文尝试从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的立场出发,从中解读这些变化对现代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影响挖掘他的思想对现代生活方式转变的借鉴意义,以期取长补短找到新的生活方式转变的措施即:绿色生活,低碳生活和可持续消费的生活方式。本论文不仅让我们更深入了解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也期望进一步引导现代人构建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解决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复杂环境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达到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循环经济 现代生活方式 资本逻辑 生活逻辑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091.9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6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1.1 研究的目的10-11
- 1.1.2 研究的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14-16
- 1.3.1 研究的内容14
- 1.3.2 研究的方法14-16
- 2 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概述16-25
- 2.1 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16-19
- 2.1.1 资源再利用16-17
- 2.1.2 社会化大生产产生循环经济17
- 2.1.3 生产和消费的排泄物的转换再利用17-18
- 2.1.4 科学技术的进步18-19
- 2.2 马克思循环经济内涵的当代诠释19-20
- 2.3 马克思所倡导的生活方式20-24
- 2.3.1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活方式20-22
- 2.3.2 “知止”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22-23
- 2.3.3 克服生产生活当中劳动的“异化”23-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3 现代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25-30
- 3.1 当代生产生活方式问题的社会根源——资本逻辑25-27
- 3.1.1 资本逻辑下的生产方式25-26
- 3.1.2 资本逻辑下的生活方式26-27
- 3.2 现代人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27-29
- 3.2.1 消费成为人生的目的27-28
- 3.2.2 消费背离实际需要28
- 3.2.3 现代人人性的异化28-29
- 3.3 本章小结29-30
- 4 现代生活方式转变的路向30-37
- 4.1 生活逻辑的必然性30-31
- 4.1.1 生活逻辑的理论必然性30
- 4.1.2 生活逻辑的现实必然性30-31
- 4.2 生活方式转变的原因31-33
- 4.2.1 由大量生产造成的环境破坏31
- 4.2.2 环境问题上资本的逻辑与生活的逻辑的对立31-32
- 4.2.3 与生产体制密切相关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32-33
- 4.3 生活方式转变的措施33-36
- 4.3.1 提倡绿色生活方式33-35
- 4.3.2 实行低碳生活方式35
- 4.3.3 选择可持续消费的生活方式35-36
- 4.4 本章小结36-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1-42
- 致谢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岩佐茂;世纪之交的环境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王春波;葛磊;;现代社会交往方式变革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徐建立;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全面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岛崎隆,冯雷;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与环境思想的形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6期
5 岩佐茂,冯雷;环境思想的先驱——蕾切尔·卡逊[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2期
6 冯雷;;日本学者岛崎隆对马克思自然观的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与现代生活方式转换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8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9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