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犍为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4 14:13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犍为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土地作为稀缺的自然资源,不仅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生产资料,同时又是各种生态系统的综合体。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地的矛盾日趋尖锐,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逐渐加大,从而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寻求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持续发展。诚然,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与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有关,因此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迫在眉睫。 本文利用2001—2010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全面分析了犍为县10年间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速率变化特征。计算犍为县2001—2010年之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分析其变化趋势以及各土地生态类型的服务价值变化,从四个方面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响应机制。建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经济效益同时最大的土地利用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出犍为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方案,主要结论如下: (1)犍为县土地利用总体变化呈现“四增两减”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耕地、林地、园地、城镇村工矿用地增加;未利用地和其它农用地减少;动态度变化最明显的是林地和其他农用地,分别为16.99%和64.09%。 (2)犍为县各土地生态系统中水域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其次为林地,森林和农田生态服务系统是犍为县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94%以上。犍为县各乡镇生态承载力和土地生态服务价值排名基本相同,且都与各乡镇占地面积成正比。 (3)犍为县历年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变化趋势不稳定,但总体趋势是增加的,由2001年的148163.86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05116.23万元。在2002—2004年以及2005—2007年间出现小幅度的下降。 (4)犍为县2001-2010年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趋势为:林地生态服务价值整体上是增加的,且增幅最大;农田生态服务价值除在2002-2004年间出现下滑外其他年份呈递增变化;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草地以及水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5)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有政策因素、人口因素、自然因素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等。其中自然、人口以及经济发展对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是负面的。 (6)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并根据模型求解得出优化方案。优化调整后的方案与现状年进行比较:首先耕地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有所提高,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其次土地利用率提高;再次优化后的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为192762.21万元,大于2005年犍为县生态服务价值159648.08万元,说明该优化方案所取得的生态效益高于目前现状。 (7)根据犍为县土地利用特点以及生态环境建设需求,对犍为县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分,并提出了犍为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生态服务价值 犍为县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301;X19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1 绪论9-13
  • 1.1 选题背景9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1
  • 1.3 研究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11-12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11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11-12
  • 1.4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12-13
  • 2 基础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13-21
  • 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13-16
  • 2.1.1 定义13-14
  • 2.1.2 内涵14-15
  • 2.1.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方法15
  • 2.1.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15-16
  • 2.1.5 县域生态服务价值测算16
  • 2.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16-17
  • 2.2.1 基本概念16-17
  • 2.2.2 优化方法17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17-21
  • 2.3.1 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17-19
  • 2.3.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19-21
  • 3 研究区概况21-29
  • 3.1 地理位置21
  • 3.2 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概况21-22
  • 3.2.1 自然环境特征21-22
  • 3.2.2 社会经济概况22
  • 3.3 犍为县土地资源利用状况22-29
  • 3.3.1 土地利用现状22-24
  • 3.3.2 土地利用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24
  • 3.3.3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24-26
  • 3.3.4 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26-29
  • 4 犍为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29-37
  • 4.1 犍为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评估29
  • 4.2 犍为县2009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9-33
  • 4.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29-31
  • 4.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承载力对比分析31-33
  • 4.3 犍为县历年生态服务价值变化33-37
  • 4.3.1 历年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趋势33-34
  • 4.3.2 各土地生态类型生态服务价值变化34-35
  • 4.3.3 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变化35-37
  • 5 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响应机制分析37-41
  • 5.1 政策因素37-38
  • 5.2 自然因素38
  • 5.3 人口增长38-39
  • 5.4 经济增长39-41
  • 6 犍为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41-49
  • 6.1 研究模型的构建41-43
  • 6.1.1 模型的选择41-42
  • 6.1.2 变量的设置42
  • 6.1.3 目标函数的建立42-43
  • 6.2 约束条件构建43-45
  • 6.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及分析45-47
  • 6.4 犍为县生态功能区划分47-49
  • 6.4.1 水源涵养区47
  • 6.4.2 重点水土保持区47
  • 6.4.3 生态重建区47-48
  • 6.4.4 一般生态保护区48-49
  • 7 优化的保障措施49-51
  • 7.1 合理制定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49
  • 7.2 统筹城乡建设,合理利用建设用地49-50
  • 7.3 加强生态保护,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50
  • 7.4 学习先进手段,促进土地信息化管理50-51
  • 8 结论与讨论51-55
  • 8.1 结论51-52
  • 8.2 讨论及展望52-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荣霞,薛安,韩鹏,倪晋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述评[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毛端谦,梁国权;土地利用多目标规划的研究——以江西省新建县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3 董明辉,赵建国;常德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年01期

4 尹君,张天增,赵世强,林培,卢树昌;土地利用规划的多目标规划模式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年04期

5 张虹波;刘黎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6 宗跃光,陈红春,郭瑞华,徐宏彦;地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构分析——以宁夏灵武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0年02期

7 徐中民,程国栋,王根绪;生态环境损失价值计算初步研究——以张掖地区为例[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5期

8 夏丽华,宋梦;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9 杨晓勇,李永贵;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在小流域规划中的应用[J];海河水利;1994年05期

10 田刚,蔡博峰;北京地区人工景观生态服务价值估算[J];环境科学;2004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犍为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06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c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