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碳金融交易风险形成的原因与管控研究——以欧盟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31 11:15
  本文首先从碳金融资产的泡沫风险、次级碳的系统性信用风险、碳金融创新的资产证券化风险、利益冲突导致过度的风险承担等入手,分析欧盟碳金融交易风险的形成原因。再研究欧盟针对这些风险采取的措施,包括防止碳金融资产的泡沫产生、减少碳次级资产的系统性信用风险、控制碳资产证券化风险和削弱碳交易中的利益冲突等措施。最后基于欧盟的研究,提出了中国建立相关制度管控碳金融风险的建议。 

【文章来源】:宏观经济研究. 201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碳金融交易风险形成的原因与管控研究——以欧盟为例


碳金融资产泡沫的产生图

信用风险,系统性,信用额度


??供证明除了本项目外,使用其他方式不能减排温室气体,并让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理事会进行验证信用。但事实上,大约有3/4的CDM没有额外性证明,而他们在建成时却获得了欧盟签发的信用认证。可见,当前欧盟签发的碳信用额度令人质疑,这就是次级碳的主要风险来源之一。StanfordUniversity的一项研究发现,抵消项目中无法显示是否进行了信用验证,因此欧盟的多数碳抵消项目系统性风险非常高(Wara和Victor,2008)。然而,Gao(2008)却认为,要想确保每一个CDM信用真实、可长期计量减少是不可能的。这是由于,如图2所示,计划投资者(卖家)会与当地政府共同开发温室气体计划,目的是产生温室气体抵消项目,但该项目要想出售必须得到信用机构认证。事实上,信用机构在认证前,卖家往往就会作出承诺提供碳信用额,即在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或其他认证机构)正式批准信用额度之前,或验证信用额度过程中,或是温室气体排放标的已经减少而无法获得信用额度时,卖家就承诺出售碳标的物无法取得而不能进行交易的碳信用额度。如欧盟总量交易法案对碳排放交易进行分析发现,当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只给30%的信用授权时,卖家往往已作出100%的承诺。此外,再加上潜在巨大规模的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衍生性产品的复杂性,又可能再次增高次级资产所造成的系统性信用风险。Kanter(2007)预测当前的次级碳可能会引发类似的金融危机,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采取谨慎的政策,从次贷危机中图2次级碳所造成的系统性信用风险图1062018年第2期

过程图,资产证券化,过程


?也会进入另一个新的危险层级。当我们发现在金融危机中,财务工程师成功地开发并售出了日益复杂的产品,而该产品看似满足了抵押贷款证券及相关产品的无限需求,但事实上却存在隐藏资产证券传播风险。自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推出了二氧化硫(SO2)交易后碳市场逐渐变大,现今已更加复杂化和国际化(Stoiber和Rose,1973)。然而,增大金融商品总量和增加交易体系的支持者们往往把重点放在碳排放权交易的好处上面,而经常忽略了经济发展可能衍生的风险。那么,碳金融创新中的资产证券化风险是如何进行传播的呢?图3研究了瑞士银行碳资产证券化过程。Szabo(2008)发现瑞士银行将25个联合国批准的各个阶段抵消碳项目捆绑在一起,这些项目来自三个国家开发的碳信用额度。他们将这些资产依照不同的风险水平分割为高中低三部分出售给投资者,这被称为证券化的过程。这种碳证券与抵押贷款证券的捆绑及销售具有非常相似的结构。虽然瑞士银行的交易相对较为谨慎,但也可能带来未来的碳交易风险和碳资产混合风险。此外,雷曼兄弟、摩根大通和法国巴图3瑞士银行碳资产证券化过程黎银行也进行过碳证券交易。但这些银行如果不基于众多碳抵消计划的质量分析,随着碳交易变得复杂,碳金融商品将更加不透明,其中的风险危机会不断提高。然而,进行质量分析相当困难,信用评级机构不能将成千上万的碳资产混合贷款进行评级,这是由于信评机构常依赖的财务模型不是针对混合贷开发,不太适合分析投资组合多样化的碳抵消模型。因此,如何防范捆绑销售混合风险和使用较安全的碳抵消模型作为对抗碳资产证券化风险的工具,一直成为欧盟监管机构研究的重点。(四)利益冲突导致过度的风险承担金融危机产生了许多复杂的结构性产品、衍生性商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碳金融衍生品的意义和发展条件[J]. 鲁政委,汤维祺.  金融发展评论. 2017(01)
[2]碳金融本土化与中国碳金融体系的构建——2012~2014年中外碳金融研究述评[J]. 许崇正,李从刚.  国外社会科学. 2015(03)
[3]银行参与碳金融动力机制的理论研究演进[J]. 张晨,平原.  财会月刊. 2012(29)



本文编号:3111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111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1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