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生态绩效增长视角下的林业生产要素优化

发布时间:2021-04-10 10:02
  【目的】在林业经营中优化利用已有的生产要素(包括林地、技术、劳动力、资金),实现林业生态绩效增长。【方法】将林木"轮伐期"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与林业生态绩效增长的中间变量,分析生产要素优化对林业生态绩效增长的作用机理,并以福建省沙县林业生产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人工经营林地的生态绩效与生产要素投入关系为:生产要素优化可提高林业生态绩效,如国有林场因林地经营面积大、资金成本较低且营林技术更先进,其生态绩效好于其他经营方式的林地;生态绩效与林地经营规模间存在"门槛"效应,当林地经营面积超过"门槛"规模后,林木轮伐期才可能延长并进一步提高生态绩效。不同林业经营方式其生产要素优化面临不同问题:国有林场需更多林地投入以应对用材林林地减少而年度用材林采伐量却增加的困境;村集体林场面临林地与资本短缺;经营型小农户面临技术、资本与劳动力投入的全面短缺。【结论】生态绩效增长的关键在于林地收益最大化前提下的林木轮伐期延长,而轮伐期延长可通过采用更先进生产技术(按高标准森林经营技术规程进行营造林)、投入更多资本且降低资金成本、投入更多林地等要素优化路径实现,其中林地经营面积大于"门槛"规模是轮伐期延长的必要...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43(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生产要素优化对林业生态绩效增长的作用机理
    1.1 林业生态绩效增长与林木轮伐期延长
    1.2 林木轮伐期延长与生产要素优化
2 不同林业经营方式的生产要素投入
    2.1 经营方式与数据来源
    2.2 不同经营方式的要素投入
        1)营林的资本投入。
        2)主伐的资本投入。
        3)林地使用费。
        4)劳动力投入。
        5)轮伐期。
3 不同林业经营方式的生态绩效比较与分析
    3.1 不同林业经营方式的生态绩效
        1)同一经营方式下的林业生态绩效取决于林木生长年限。
        2)不同经营方式下的林业生态绩效差异随经营时间增长而扩大。
        3)无人工干扰林地的生态绩效较好。
    3.2 生产要素投入对轮伐期的影响
        1)林地经营规模对轮伐期延长的“门槛”效应。
        2)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与轮伐期。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林地产权安全对农户林业管护行为的影响研究——来自南方集体林区浙江、江西省林农的调查[J]. 杨扬,李桦,薛彩霞.  农业技术经济. 2018(07)
[2]“三权分置”对农户用材林林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J]. 蒋瞻,蔡志坚,陈书林,秦希.  江淮论坛. 2018(04)
[3]退耕还林、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基于21省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分析[J]. 王庶,岳希明.  经济研究. 2017(04)
[4]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评价综述[J]. 彭萱亦,吴金卓,栾兆平,冯亮.  森林工程. 2013(06)
[5]中国农户兼业经营条件下的生产效率分析[J]. 赵建梅,孔祥智,孙东升,刘玲玲.  中国农村经济. 2013 (03)
[6]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成因及趋势[J]. 金三林,朱贤强.  经济纵横. 2013(02)



本文编号:3129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129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c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