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现状评述
发布时间:2021-04-14 11:59
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在发展进程、思想特征、发展规律和理论成果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呈现出多维度推进、多层面展开、多时向进行、多对话交融等特点。但也存在研究视角和研究论题尚存不少盲点、学理研究存在一定的困境、研究方法滞后现实发展需要、整体理论体系研究仍较为粗浅等问题。因此,在未来研究趋向上,我们要坚持在比较研究中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在继承与扬弃中确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的核心范式、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完善和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文章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2018,(11)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地位得到进一步认可。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重大成果在实践中得到转化。
(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发展脉络和规律得到进一步厘清和明晰。
(四) 初步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二、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的主要特点
(一) 多维度推进。
(二) 多层面展开。
(三) 多时向进行。
(四) 多对话交融。
三、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论题尚存不少盲点。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学理困境。
(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研究方法滞后现实发展需要。
(四)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仍较为粗浅。
四、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进程热点论题辨析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过时的辨析。
(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系的辨析。
(三)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是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升级版论题的辨析。
五、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向
(一) 坚持在比较研究中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
(二) 坚持在继承与扬弃中确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的核心范式。
(三) 坚持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完善和发展。
(四) 坚持在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 卫兴华.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7(02)
[2]崛起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回眸与前瞻[J]. 胡洪彬. 社会主义研究. 2017(01)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J]. 张雷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4]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当代中国主流经济学辩[J]. 陈伯庚,陈承明.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6(01)
[5]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标志性成果——李达的《经济学大纲》探论[J]. 郎廷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02)
[6]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述评[J]. 王昉. 经济学动态. 2013 (07)
[7]马克思经济学的对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创新[J]. 顾海良. 当代经济研究. 2013(06)
[8]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经济学建设[J]. 石淑华.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9]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流派[J]. 薛宇峰. 经济纵横. 2009(01)
[10]2008年政治经济学研究综述[J]. 胡家勇,杨新铭,陆梦龙. 经济学动态. 2009(01)
本文编号:3137278
【文章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2018,(11)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地位得到进一步认可。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重大成果在实践中得到转化。
(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发展脉络和规律得到进一步厘清和明晰。
(四) 初步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二、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的主要特点
(一) 多维度推进。
(二) 多层面展开。
(三) 多时向进行。
(四) 多对话交融。
三、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论题尚存不少盲点。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学理困境。
(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研究方法滞后现实发展需要。
(四)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仍较为粗浅。
四、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进程热点论题辨析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过时的辨析。
(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系的辨析。
(三)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是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升级版论题的辨析。
五、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向
(一) 坚持在比较研究中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
(二) 坚持在继承与扬弃中确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的核心范式。
(三) 坚持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完善和发展。
(四) 坚持在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 卫兴华.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7(02)
[2]崛起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回眸与前瞻[J]. 胡洪彬. 社会主义研究. 2017(01)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J]. 张雷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4]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当代中国主流经济学辩[J]. 陈伯庚,陈承明.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6(01)
[5]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标志性成果——李达的《经济学大纲》探论[J]. 郎廷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02)
[6]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述评[J]. 王昉. 经济学动态. 2013 (07)
[7]马克思经济学的对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创新[J]. 顾海良. 当代经济研究. 2013(06)
[8]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经济学建设[J]. 石淑华.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9]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流派[J]. 薛宇峰. 经济纵横. 2009(01)
[10]2008年政治经济学研究综述[J]. 胡家勇,杨新铭,陆梦龙. 经济学动态. 2009(01)
本文编号:3137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137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