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二重性及其正义悖论——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看围绕“塔克-伍德命题”的讨论
发布时间:2021-04-14 13:48
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来看,资本主义既是一种建立在商品生产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又是一种建立在阶级剥削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在前者,资本家作为货币商品的占有者,工人作为劳动力商品的占有者,他们之间是普通的买者和卖者的关系;而在后者,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工人作为雇佣劳动者,他们之间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前者,资本家和工人的交换遵循商品等价交换规律,既是自由的又是平等的,因而是正义的;而在后者,工人则必须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从而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他们之间的关系既不自由也不平等,因而是非正义的。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二重性,决定了其正义的悖论性和自反性。不了解和把握这一点,就会要么像塔克和伍德那样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拒绝承认资本剥削的非正义性,要么像胡萨米那样只能从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认资本剥削的非正义性,要么像杰拉斯那样指责马克思在资本剥削与正义的关系问题上是自相矛盾和不一致的。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2018,(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唯物史观与方法论奠基
三、正义:在“买者”与“卖者”之间
1. 关于“所有权-正义”
2. 关于“平等-正义”
3. 关于“自由-正义”
4. 关于“边沁-正义”
四、非正义:在“资本”与“劳动”之间
1. 关于“所有权-正义”的转变
2. 关于“平等-正义”的转变
3. 关于“自由-正义”的转变
4. 关于“边沁-正义”的转变
五、资本主义:在“正义”与“非正义”之间
六、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生产方式”范畴考释——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语境[J]. 王峰明.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4(04)
[2]马克思剥削观的“方法论”基础——立足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阐释[J]. 牛变秀,王峰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3]“一个活生生的矛盾”——马克思论资本的文明面及其悖论[J]. 王峰明. 天津社会科学. 2010(06)
本文编号:3137429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2018,(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唯物史观与方法论奠基
三、正义:在“买者”与“卖者”之间
1. 关于“所有权-正义”
2. 关于“平等-正义”
3. 关于“自由-正义”
4. 关于“边沁-正义”
四、非正义:在“资本”与“劳动”之间
1. 关于“所有权-正义”的转变
2. 关于“平等-正义”的转变
3. 关于“自由-正义”的转变
4. 关于“边沁-正义”的转变
五、资本主义:在“正义”与“非正义”之间
六、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生产方式”范畴考释——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语境[J]. 王峰明.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4(04)
[2]马克思剥削观的“方法论”基础——立足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阐释[J]. 牛变秀,王峰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3]“一个活生生的矛盾”——马克思论资本的文明面及其悖论[J]. 王峰明. 天津社会科学. 2010(06)
本文编号:3137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137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