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如何正确反思西方经济学——对“林毅夫反思”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1-06-26 08:14
  以构建新结构经济学为指向,林毅夫教授对西方早期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思潮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并将这两种思潮在中国的失效或失败归于条件的不适用性,认为照搬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是行不通的。林毅夫教授的反思相对于主张照搬西方理论指导中国发展实践的学者来说,具有较大的进步性,其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主张也为林毅夫教授的理论增添了一些科学性。但对经济学阶级性的漠视和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唯心主义方法的尊崇,使其对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反思并不彻底。对马克思经济运行理论的庸俗化理解和对李嘉图经济学庸俗成分的比较优势理论的秉持,使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也带有较强的庸俗成分。林毅夫教授反思的结论,不能用来指导中国的实践。指导中国实践的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文章来源】: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林毅夫教授的反思:观点与方法
二、“林毅夫反思”的进步性:历史与条件
三、“林毅夫反思”的不足:立场、方法与观点
    (一) 对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反思的不彻底性
    (二) 方法论的形而上学与唯心主义
    (三) 新结构经济学的庸俗化成分
        1. 马克思经济学没有研究经济运行吗?
        2. 比较优势理论能用来指导中国的实践吗?
四、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与创新[J]. 林毅夫.  经济导刊. 2017(07)
[2]中国经济学理论发展与创新的思考[J]. 林毅夫.  经济研究. 2017(05)
[3]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J]. 林毅夫.  经济评论. 2017(03)
[4]照搬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是行不通的[J]. 林毅夫.  求是. 2016 (20)
[5]马克思价值转形视阈下的企业规模边界演化思想[J]. 魏旭.  税务与经济. 2016(02)
[6]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中的五大误区[J]. 詹懿.  现代经济探讨. 2013(10)
[7]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J]. 林毅夫.  经济学(季刊). 2011(01)
[8]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J]. 林毅夫.  经济研究. 2001(04)
[9]《“苏联范式”批判》之批判[J]. 丁堡骏.  当代经济研究. 1996(04)



本文编号:3250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250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f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