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语境中“价值形式”分析的主体困境
发布时间:2021-06-28 10:15
"价值形式"对现代统治形式的非人格化强调备受关注,如果我们仅依凭这样一种阐释方案,如何能够让主体介入到抵抗此种统治结构的解放事业中去,便形成了"主体的困境"。为了化解这一困境,我们将"价值形式"所呈现的"同一性"围城判定为一种"纯粹资本主义理论"的叙事方式。当我们面对"资本与劳动"这一矛盾结构时,主张重新在劳动中进行自我确证、主体介入并克服价值形式才有了可能与希望。今天,人们需要在反资本主义的未来视野中变革劳动的组织方式,激活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这将是人类新型文明的入口。
【文章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0,41(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价值形式化的围城:一种纯粹的资本主义理论阐释
二、主体介入解放之路的可能:劳动的自我确证
三、劳动对价值形式的撤离:反资本主义的未来视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审认知资本主义语境中的“度量危机”问题[J]. 孙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本文编号:3254134
【文章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0,41(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价值形式化的围城:一种纯粹的资本主义理论阐释
二、主体介入解放之路的可能:劳动的自我确证
三、劳动对价值形式的撤离:反资本主义的未来视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审认知资本主义语境中的“度量危机”问题[J]. 孙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本文编号:3254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254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