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货币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1-07-12 12:05
马克思货币思想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研究马克思货币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迫切的现实需要,在货币经济包罗万象的当代,如何认识和对待货币成为一直以来探讨的课题。马克思货币思想有助于系统的、整体的认识货币,有助于正确的认识和解决当下现实社会中货币引发的矛盾。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马克思关于货币的文本研究,着眼于现实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建构基于丰富的理论资源,包括古典政治经济学、西方哲学、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在对其的批判继承中,逐步形成自己科学完整的货币思想。与以往的货币理论不同,马克思的货币思想内容深刻,马克思对货币的理解不仅仅是经济学维度,更多的体现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层面。货币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过程,它是交换价值形式演变而来的,其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物化;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发挥着衡量商品价值、商品交换媒介以及转移贮藏等基本职能,它代表着社会物质财富;然而,人对财富的无限贪欲使货币异化为控制人的异己力量,货币被塑造成万能的神受人膜拜;货币对人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由及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思路和方法
4.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货币思想的理论资源
1.1 古典经济学家的货币思想
1.2 西方哲学家的货币思想
1.3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货币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基本内容
2.1 货币生成思想
2.2 货币本质思想
2.3 货币职能思想
2.4 货币异化思想
2.5 货币资本化思想
第三章 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当代价值
3.1 为反思拜金主义思潮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3.2 为理解货币经济的社会功能开拓了理论视野
3.3 有利于透视货币经济结构下价值观念的转变
3.4 有利于理解货币与世界市场的相互促进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古自然经济下的货币拜物教经典《钱神论》[J]. 何平. 中国钱币. 2019(05)
[2]当代货币形式的演变及成本——基于马克思货币理论视角[J]. 蒋海曦.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05)
[3]马克思货币理论对当代创新发展的启示——以《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为例[J]. 熊杰,马翔. 知与行. 2018(04)
[4]货币的伦理反思与社会批判——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解析[J]. 王淼.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4)
[5]马克思货币理论新探[J]. 鲍展斌.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8(01)
[6]马克思货币概念的双重维度及其哲学启示[J]. 刘林娟. 东吴学术. 2017(06)
[7]论马克思对货币拜物教的批判[J]. 李怀涛.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01)
[8]马克思货币观真理与价值的统一[J]. 杨兴业. 理论视野. 2016(09)
[9]论货币的社会权力——基于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当代考察[J]. 鲍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6(03)
[10]货币、异化与社会转型——马克思的货币伦理思想探析[J]. 柴艳萍.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5(04)
博士论文
[1]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研究[D]. 史清竹.吉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马克思货币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D]. 刘通.渤海大学 2015
[2]马克思货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 谢家新.华侨大学 2015
[3]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当代价值[D]. 李翠翠.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4
[4]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初探[D]. 徐云明.上海师范大学 2013
[5]马克思的货币概念[D]. 常乐.南京大学 2012
[6]马克思货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廖洁莹.南华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79882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由及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思路和方法
4.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货币思想的理论资源
1.1 古典经济学家的货币思想
1.2 西方哲学家的货币思想
1.3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货币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基本内容
2.1 货币生成思想
2.2 货币本质思想
2.3 货币职能思想
2.4 货币异化思想
2.5 货币资本化思想
第三章 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当代价值
3.1 为反思拜金主义思潮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3.2 为理解货币经济的社会功能开拓了理论视野
3.3 有利于透视货币经济结构下价值观念的转变
3.4 有利于理解货币与世界市场的相互促进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古自然经济下的货币拜物教经典《钱神论》[J]. 何平. 中国钱币. 2019(05)
[2]当代货币形式的演变及成本——基于马克思货币理论视角[J]. 蒋海曦.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05)
[3]马克思货币理论对当代创新发展的启示——以《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为例[J]. 熊杰,马翔. 知与行. 2018(04)
[4]货币的伦理反思与社会批判——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解析[J]. 王淼.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4)
[5]马克思货币理论新探[J]. 鲍展斌.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8(01)
[6]马克思货币概念的双重维度及其哲学启示[J]. 刘林娟. 东吴学术. 2017(06)
[7]论马克思对货币拜物教的批判[J]. 李怀涛.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01)
[8]马克思货币观真理与价值的统一[J]. 杨兴业. 理论视野. 2016(09)
[9]论货币的社会权力——基于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当代考察[J]. 鲍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6(03)
[10]货币、异化与社会转型——马克思的货币伦理思想探析[J]. 柴艳萍.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5(04)
博士论文
[1]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研究[D]. 史清竹.吉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马克思货币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D]. 刘通.渤海大学 2015
[2]马克思货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 谢家新.华侨大学 2015
[3]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当代价值[D]. 李翠翠.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4
[4]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初探[D]. 徐云明.上海师范大学 2013
[5]马克思的货币概念[D]. 常乐.南京大学 2012
[6]马克思货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廖洁莹.南华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79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279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