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马克思体面劳动观的价值逻辑与实践指引

发布时间:2021-08-31 19:3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满足劳动者的生存需要,还在于满足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解读马克思体面劳动观并发掘其生成的价值逻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引意义。因为这一思想以人民性品格为价值内核,以正义之维、自由之维、发展之维、幸福之维为价值尺度,在实践层面共同引领劳动主体"三重意识"的培育、劳动实践"三重向度"的建构,回应了劳动者因劳动而体面的应然与实然,有助于劳动者在劳动中感悟美好生活的本质。 

【文章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人民性品格:马克思体面劳动观价值生成的逻辑内核
二、“四维”内容体系:马克思体面劳动观价值尺度的逻辑构成
    (一)正义之维:批判非正义性劳动与回归体面劳动的内在要求
    (二)自由之维:体面劳动与休闲辩证统一的应然与必然
    (三)发展之维:体面劳动与劳动者自我实现的发展意义
    (四)幸福之维:体面劳动乐生性表达与价值诉求
三、劳动者“三重意识”培育:马克思体面劳动观价值指引的实践逻辑主体
    (一)树立体现体面劳动人民性品格的权利意识
    (二)强化体面劳动中自觉担当的责任意识
    (三)树立体面劳动幸福生活诉求的奋斗意识
四、劳动实践“三重向度”延伸:马克思体面劳动观价值指引的实践逻辑支撑
    (一)充分的就业条件——马克思体面劳动观价值指引的前提向度
    (二)和谐的劳动关系——马克思体面劳动观价值指引的过程向度
    (三)公平的劳动保障制度——马克思体面劳动观价值指引的保障向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劳动人权的四个理论视角[J]. 何云峰,张蕾.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2]从“找份工作”到“体面劳动”:都市青年的就业新期待——基于我国青年就业质量的现状及问题调查[J]. 邓蕾,唐天源.  青年学报. 2015(02)
[3]体面劳动的价值旨趣及当代省思[J]. 杜德省.  学术论坛. 2014(03)



本文编号:3375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375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d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