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经济学对幸福的离弃与回归 ——“斯密之谜”的一种解释

发布时间:2021-09-09 05:49
  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一生中写过两部重要著作,一部是《道德情操论》(1759),另一部是《国富论》(1776)。在斯密去世后的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提出“斯密之谜”,一般也称为“斯密问题”、“斯密难题”、“斯密悖论”,说的是斯密的两部著作即《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之间的矛盾。“斯密之谜”的谜底,100多年来众说纷纭,未有定论。一些学者认为,这两大著作之间不存在对立,“斯密之谜”是个伪问题,即“斯密之谜”根本不存在。另一些学者认为,斯密的两大著作之间存在着对立,但对于“谜面”到底是什么有不同意见。这些观点都有各自的积极合理的内容,但笔者的导师傅红春教授还有一个“谜面”:《国富论》的主题是“财富增长”,而《道德情操论》的主题则是“欲望约束”,根据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1我们可以看出,“斯密之谜”的“谜底”就是幸福,或者更准确说,就是“幸福最大化”。分述财富增长(《国富论》)和欲望约束(《道德情操论》),对于“幸福最大化”而言,思想上、逻辑上和操作上都很一致的事情,为什么后来会演变成...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
    1.4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斯密之谜”的提起
    2.1 亚当?斯密的两部著作
    2.2 “斯密之谜”的由来
    2.3 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三章 对“斯密之谜”的不同解释
    3.1 不存在“斯密之谜”
    3.2 存在“斯密之谜”
第四章 我们对“斯密之谜”的解释
    4.1 《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联系
    4.2 《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区别
第五章 经济学对幸福的离弃
    5.1 亚当?斯密关于幸福的观点
    5.2 离弃幸福:“一个斯密”一分为二
第六章 经济学对幸福的回归
    6.1 回归幸福:“两个斯密”合二为一
    6.2 引领经济学对幸福回归的两位经济学家
第七章 “苏格拉底命题”与经济学的最终使命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件



本文编号:3391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391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a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