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再论“两个剑桥之争”:缘起、回顾及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1-09-08 10:06
  从"两个剑桥之争"的文献来看,新剑桥学派指出了新古典理论的巨大缺陷,新古典学派在承认缺陷之后,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其对新剑桥学派的斯拉法价值理论保持了"刻意沉默"。事实上,新古典学派并没有对斯拉法体系不予理睬,他们在对自身理论进行辩护的同时,对斯拉法价值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责难。以施弗尔德和扎贝里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学者,不仅回应了新古典学派的指摘,而且利用经验数据深化了对新古典学派生产理论的批判。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研究. 2019,(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两个剑桥之争的缘起:资本的度量问题与再转折
三、斯拉法价值体系的提出与含义
四、新剑桥对新古典回应的批判
    1.一般均衡能够拯救新古典资本理论吗?
    2.“再转折”现象只是特例吗?
    3.总生产函数符合新古典描述吗?
五、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剑桥资本争论之谜——实物还是货币、技术关系还是社会关系[J]. 柳欣.  学术月刊. 2012(10)
[2]斯拉法价格体系分析[J]. 白暴力,白瑞雪.  当代经济研究. 2011(01)
[3]剑桥资本争论的终结:“悖论”以及一个方法论的解释[J]. 郭金兴.  江淮论坛. 2007(05)
[4]“剑桥资本争论”的回顾与展望[J]. 曹剑,林铁铮.  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6(05)
[5]“两个剑桥之争”述评(下)[J]. 刘涤源,王诚.  财经科学. 1995(02)
[6]“两个剑桥之争”述评(中)[J]. 刘涤源,王诚.  财经科学. 1995(01)
[7]“两个剑桥之争”述评(上)[J]. 刘涤源,王诚.  财经科学. 1994(06)
[8]均衡与非均衡:两个剑桥之争的实质[J]. 平新乔,刘伟.  经济科学. 1989(03)
[9]后凯恩斯学派中的“两个剑桥之争”(续完)[J]. 刘涤源,傅殷才.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06)
[10]后凯恩斯学派中的“两个剑桥之争”[J]. 刘涤源,傅殷才.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05)



本文编号:3390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390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5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