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碳排放核算方法探析
发布时间:2021-10-23 04:28
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构建了针对组织机构的建筑物分类碳核算方法(BTCA方法),详细阐述了建筑物隐含碳核算和运营碳核算两个子方法框架。针对新方法引入了实际算例,着重评估数据库差异性以及BTCA建筑类型划分对结果产生的影响,并与典型的碳核算方法比较分析,充分显现出新方法能够简化流程、兼顾核算准确和提高效率,进而提出建筑设计、使用阶段的减排意见。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经济. 2019,38(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BTCA方法隐含碳核算流程
第10期(总第312期)2019年10月工业技术经济JournalofIndustrialTechnologicalEconomicsNo.10(General,No.312)Oct.2019??????????????????????????????????????????????图2建筑物分类树示例图计算结果的异常值源自数据收集误差、组内代表值的选取和数据库适用性,需要进行异常值分析和局限性分析。1.2运营碳核算方法框架相比其他阶段碳排放,运营碳排放量是建筑物碳排放的最大组成部分,来源于电力服务、供暖服务、修缮活动以及建筑物运营的其他活动。类似于BTCA隐含碳核算框架,运营碳的核算包含相同的5个步骤,但在所需的数据清单、建筑类型划分方式等环节,与隐含碳核算又存在差异。本部分运营碳核算只涉及能源耗用而产生的碳排放,能源活动数据清单如表2所示。表2运营碳数据收集清单清单项目描述建筑碳排放源活动数据直接碳排放源:煤、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耗量;间接碳排放源:外购电力、热、冷和蒸汽的耗量。需要多期数据以便计算更具代表性的平均值建筑用途建筑实际用途影响建筑能耗,该数据有助于结果分析建筑年限建筑年限影响能源效率,该数据有助于结果分析建筑占用人数建筑占用人数和人口流动信息有助于结果分析建筑运营理念寻求能源效率、成本节约或使用舒适度等不同运营理念会影响建筑能耗,了解运营理念有助于结果分析建筑物分类可以参照隐含碳分类方法,结合碳核算的目的确定分类节点。但对于能耗运营碳核算,建筑类型划分可以寻找更适合的方式。美国能源部在评估建筑物能源使用强度(EUI)时,—43—
第10期(总第312期)2019年10月工业技术经济JournalofIndustrialTechnologicalEconomicsNo.10(General,No.312)Oct.2019??????????????????????????????????????????????图3C市交通局建筑物分类树图4C市交通局隐含碳核算结果Δ=β-αα*100%(4)其中:α为原始分类树总碳量;β为调整分类树总碳量;Δ为基于原始分类树的碳量变化百分比。从图5可以看出,CLCD3种调整分类树的结果变化百分比都是4%,且由于CLCD的碳排放绝对值显著较高,变化幅度较小,而BELES和浙江大学数据库变化幅度较大且变化趋势一致,可看出建筑物重新分组不会影响数据库间的差异。依据此规律,图5中虚线描绘了CLCD数据库的理论预期变化趋势。图5基于原始分类树的碳值变化百分比由以上分析得出,建筑类型的调整会改变最终的碳排放值,但与数据库不会产生交叉影响。—6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建筑业隐含碳排放估算及来源解析[J]. 冯祥玉,白宏涛,徐鹤. 未来与发展. 2018(07)
[2]我国建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障碍及对策研究[J]. 金占勇,田亚鹏,黄春雷,郭嘉奇. 建设科技. 2018(03)
[3]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分析方法浅析[J]. 武雨欣. 商. 2016(17)
[4]建筑物碳排放计算方法及案例研究[J]. 陈莎,崔东阁,张慧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6(04)
[5]建筑生命周期物化碳计算方法比较分析[J]. 申立银,陈进道,严行,吴雅,廖世菊. 建筑科学. 2015(04)
[6]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框架研究[J]. 任宏,卢媛媛,蔡伟光,谢倩. 城市发展研究. 2013(08)
[7]住宅建筑生命周期CO2排放的核算方法[J]. 黄志甲,赵玲玲,张婷,刘钊.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1(S2)
[8]美国国家建筑能耗统计概况[J]. 杨秀. 建筑科学. 2010(04)
博士论文
[1]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计算与低碳建筑结构评价方法研究[D]. 张孝存.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化工建材类产品碳足迹分析[D]. 王强.河北工业大学 2016
[2]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碳排放评价模型[D]. 刘燕.大连理工大学 2015
[3]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案例研究[D]. 彭渤.清华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52468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经济. 2019,38(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BTCA方法隐含碳核算流程
第10期(总第312期)2019年10月工业技术经济JournalofIndustrialTechnologicalEconomicsNo.10(General,No.312)Oct.2019??????????????????????????????????????????????图2建筑物分类树示例图计算结果的异常值源自数据收集误差、组内代表值的选取和数据库适用性,需要进行异常值分析和局限性分析。1.2运营碳核算方法框架相比其他阶段碳排放,运营碳排放量是建筑物碳排放的最大组成部分,来源于电力服务、供暖服务、修缮活动以及建筑物运营的其他活动。类似于BTCA隐含碳核算框架,运营碳的核算包含相同的5个步骤,但在所需的数据清单、建筑类型划分方式等环节,与隐含碳核算又存在差异。本部分运营碳核算只涉及能源耗用而产生的碳排放,能源活动数据清单如表2所示。表2运营碳数据收集清单清单项目描述建筑碳排放源活动数据直接碳排放源:煤、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耗量;间接碳排放源:外购电力、热、冷和蒸汽的耗量。需要多期数据以便计算更具代表性的平均值建筑用途建筑实际用途影响建筑能耗,该数据有助于结果分析建筑年限建筑年限影响能源效率,该数据有助于结果分析建筑占用人数建筑占用人数和人口流动信息有助于结果分析建筑运营理念寻求能源效率、成本节约或使用舒适度等不同运营理念会影响建筑能耗,了解运营理念有助于结果分析建筑物分类可以参照隐含碳分类方法,结合碳核算的目的确定分类节点。但对于能耗运营碳核算,建筑类型划分可以寻找更适合的方式。美国能源部在评估建筑物能源使用强度(EUI)时,—43—
第10期(总第312期)2019年10月工业技术经济JournalofIndustrialTechnologicalEconomicsNo.10(General,No.312)Oct.2019??????????????????????????????????????????????图3C市交通局建筑物分类树图4C市交通局隐含碳核算结果Δ=β-αα*100%(4)其中:α为原始分类树总碳量;β为调整分类树总碳量;Δ为基于原始分类树的碳量变化百分比。从图5可以看出,CLCD3种调整分类树的结果变化百分比都是4%,且由于CLCD的碳排放绝对值显著较高,变化幅度较小,而BELES和浙江大学数据库变化幅度较大且变化趋势一致,可看出建筑物重新分组不会影响数据库间的差异。依据此规律,图5中虚线描绘了CLCD数据库的理论预期变化趋势。图5基于原始分类树的碳值变化百分比由以上分析得出,建筑类型的调整会改变最终的碳排放值,但与数据库不会产生交叉影响。—6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建筑业隐含碳排放估算及来源解析[J]. 冯祥玉,白宏涛,徐鹤. 未来与发展. 2018(07)
[2]我国建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障碍及对策研究[J]. 金占勇,田亚鹏,黄春雷,郭嘉奇. 建设科技. 2018(03)
[3]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分析方法浅析[J]. 武雨欣. 商. 2016(17)
[4]建筑物碳排放计算方法及案例研究[J]. 陈莎,崔东阁,张慧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6(04)
[5]建筑生命周期物化碳计算方法比较分析[J]. 申立银,陈进道,严行,吴雅,廖世菊. 建筑科学. 2015(04)
[6]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框架研究[J]. 任宏,卢媛媛,蔡伟光,谢倩. 城市发展研究. 2013(08)
[7]住宅建筑生命周期CO2排放的核算方法[J]. 黄志甲,赵玲玲,张婷,刘钊.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1(S2)
[8]美国国家建筑能耗统计概况[J]. 杨秀. 建筑科学. 2010(04)
博士论文
[1]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计算与低碳建筑结构评价方法研究[D]. 张孝存.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化工建材类产品碳足迹分析[D]. 王强.河北工业大学 2016
[2]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碳排放评价模型[D]. 刘燕.大连理工大学 2015
[3]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案例研究[D]. 彭渤.清华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52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452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