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国际最终需求视角下消费碳排放的测算与分解

发布时间:2022-02-16 13:31
  研究目标:探索国际最终需求视角下消费碳排放的测算与分析。研究方法: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采用MRIO模型对世界主要经济体(地区)最终需求视角下的消费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是全球出口隐含碳排放最多的经济体,欧盟是全球转移碳排放最多的经济体;欧盟等发达经济体消费碳排放中"境外排放"所占比例较高,且主要来源于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相较于发展中经济体,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出口隐含碳排放更多地来自服务行业,而发展中经济体则主要来源于采掘业,重工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从隐含碳排放实现方式来看,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的中国、印度,其贸易隐含碳排放主要是由最终产品出口引致的,而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以能源、矿产资源出口为主的经济体,其贸易隐含碳排放主要是由中间产品出口引致的。研究创新:基于"消费者责任"原则,在生产碳排放的基础上测算了不同经济体的消费碳排放,并对一国(地区)出口隐含碳排放的行业结构和实现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价值:有利于在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为准确核算一国(地区)碳排放的规模并界定其理应承担的碳减排... 

【文章来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35(07)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模型设计与数据处理
    1. MRIO模型
    2. 数据来源与处理
三、测算结果与分析
    1. 经济体间贸易隐含碳排放
    2. 生产碳排放和消费碳排放
    3. 贸易出口隐含碳排放的行业结构分解和实现路径
四、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1. 主要结论
    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 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  经济研究. 2015(01)
[2]消费碳排放与碳溢出效应:G7、BRIC和其他国家的比较[J]. 闫云凤,赵忠秀.  国际贸易问题. 2014(01)
[3]国际分工背景下CO2减排责任分解与对策研究[J]. 张为付,李逢春,胡雅蓓.  国际贸易问题. 2013(11)
[4]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失衡度研究[J]. 张为付,杜运苏.  中国工业经济. 2011(04)
[5]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 张友国.  经济学(季刊). 2010(04)
[6]最终消费与碳减排责任的经济学分析[J]. 樊纲,苏铭,曹静.  经济研究. 2010(01)



本文编号:3628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628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5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