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

发布时间:2017-06-02 20:10

  本文关键词: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让·鲍德里亚是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也是后现代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消费社会》等著作中,以符号学为切入点,对消费社会进行了审视,认为消费不再是物的消费,而是符号消费。符号消费其实质在于对人们社会身份的建构,因而符号消费的目的在于对差异的追求。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带着对消费异化的批判,开启了研究消费社会的新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者单位】
【关键词】鲍德里亚 符号 消费 差异性
【分类号】:F014.5
【正文快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发生了全面性的变革。逐渐由一个以农村和农业为主导的社会转变成了一个以城市和工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尤其是进入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现代化和高科技的发展,高速公路、购物中心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杨;;秘密花园的文化叙事——论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作家的“欲望化写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张倩;;文本·现象·文化——媒介批评视野中的博客写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孙薇;;时尚杂志消费主义倾向的符号学阐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程畅;;追寻设计行为的本质:无印良品设计理念对产品选材的影响[J];安徽建筑;2011年06期

5 左新荣;论健康消费的社会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6 仇萍;;另眼看女性与消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7 陈勇;崔瑛;;大众传媒时代的“语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8 田婷婷;;消费主义与我国社会转型下的电视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李萍;;浅议审美泛化——从杜威实用主义美学出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10 杨彦;;论身体在当代语境下的显性表达[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廷信;;试析后技术时代的艺术[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胡毅;张京祥;;城市空间的文化生产——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视角[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陶韬;来嘉隆;;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夏文蓉;陈家华;陈芳怡;;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儿童消费行为分析[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云国强;吕品;;从娱乐的文化起源、本质解析电视传播的娱乐功能[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殷晓蓉;;传播学思想的“激情”演进——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8 贺爱忠;李韬武;盖延涛;;城市居民低碳利益关注和低碳责任意识对低碳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多群组视角的东、中、西部差异分析[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田维绪;;贵州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社会学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肖霞;;国内外关于休闲消费的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3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罗昔明;消费主义视域下经典的生成与延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邢蕾;成人非正式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林顺利;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萌;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雅丽;新闲暇空间:现代城市商业会所的组织、消费与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明;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DM广告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李惠;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静;提高电视节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郝涛涛;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关怀思想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银;金融危机的货币哲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荣子;传媒在消费社会中的作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杨程;文化视域下的我国网络阅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陈琦;大众文化叙事下的媒介公信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邓颢;娱乐化浪潮下的湖南卫视娱乐节目探析[D];湘潭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乃芳;张冬生;;交汇与分歧:鲍德里亚消费理论与马克思生产理论的比较[J];前沿;2009年06期

2 闫方洁;宋德孝;;走向符号政治经济学的意识形态批判——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意识形态之解码[J];教学与研究;2008年04期

3 郑飞;王时中;;当代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消费社会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03期

4 胡光yN;;两种形式的“消费异化”之交融——鲍德里亚与弗洛姆消费理论比较[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5 曾艳兵;“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批判[J];青年记者;2005年11期

6 夏莹;;符号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吗?[J];哲学动态;2008年01期

7 徐永春;;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早期消费社会思想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巴晶;;鲍德里亚早期学术观点分析——《消费社会》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7期

9 易海威;赵潺潺;;符号的批判——浅析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10 王长国;;鲍德里亚:消费的“符号”性——解读一种大众文化[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谐音双关的符号学阐释[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易绵竹;;构筑通用语义码模式的符号学基础[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齐效斌;;巴赫金符号学思想初探[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郭鸿;;对符号学的回顾和展望—论符号学的性质、范围和方法[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盛国荣;;技术物:思考技术和消费社会技术问题的出发点——鲍德里亚早期技术哲学思想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茌良计;;符号的梦魇——评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7 谭东风;罗爱民;任义广;杨耀华;;基于符号学的人、机交互参考模型研究[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胡壮麟;;计算(机)符号学[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卢巧丹;;从符号学角度看翻译对等[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孔明安;;技术、主体与形而上学的玄学遐想——鲍德里亚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研究[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义修;张一兵何以“反鲍德里亚”[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唐学鹏;鲍德里亚的“拟像”死了[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3 康慨;鲍德里亚非常重要[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戴阿宝;拟像(simulation)[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傅其林 整理;把符号打开[N];社会科学报;2004年

6 张智庭;走进“符号学”领域[N];中华读书报;2001年

7 季桂保;后现代的痴迷描述者[N];文汇报;2007年

8 刘国鹏;虚拟现实元年之后的人类命运[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贾戴;民族文化的符号学阐释与解读[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0年

10 白丽梅;民俗的符号学诠释[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欲立;物体、消费与符号[D];复旦大学;2007年

2 夏莹;作为一种批判理论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D];清华大学;2005年

3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汪德宁;“超真实”的符号世界[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圣浩;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王敬民;乔纳森·卡勒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崔笑声;消费文化时代的室内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8 梁猛;引入时间和质量变量的消费和生产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彭保良;迪斯尼电影中“他者身份”的再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10 鞠惠冰;消费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巴晶;列斐伏尔与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童治军;消费:蕴含“意义系统”的区隔符号[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金雪;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评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伟娟;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穆春;鲍德里亚消费异化思想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桂昕翔;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慧娟;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评析[D];河南大学;2008年

8 高原;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9年

9 熊仁松;论鲍德里亚媒介理论中的大众地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雪;当代消费主义文化批判[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6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416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f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