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有效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2 07:09
本文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有效性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首先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有效控制,然后通过促进企业技术改革减少减排成本。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加快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的探索步伐或努力完善现有交易体系。中国有几个城市在探索性的建立碳交易市场,但整个市场分布零散不协调,国内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亟待建立和健全。 首先本文利用非期望产出DEA模型测算了中国、美国、日本、欧盟和澳大利亚1995-2011年碳减排效率值,得出它们之间的效率差异,研究各国实施该体系的有效性,同时发现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碳减排效率上的巨大差距,得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然后,针对目前中国已经构建七个碳排放试点区域但目前只有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有连续的交易数据的情况,对这几个区域的交易体系效率进行评价。评价将政策有效性、监督有效性、市场准入难易度、交易效果作为基础指标,并在基础指标下构建二级、三级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得出各个区域在三级、二级和基础指标上的分值,得出上海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效率得分较高,深圳与北京较低,天津得分最低。 最后,总结研究的结果,得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碳排放 DEA 综合评价 交易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24;X196;F831.51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5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8-9
- 一、本文研究背景8-9
- 二、本文研究意义9
- 第二节 文献综述9-12
- 一、国外文献综述9-11
- 二、国内文献综述11-12
- 三、文献述评12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12-13
- 一、本文研究方法12-13
- 二、本文研究框架13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13-15
- 一、本文的创新13
- 二、本文的不足13-15
- 第二章 碳排放权交易的理论基础15-18
- 第一节 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概念15-16
- 一、碳排放权的性质15
- 二、碳排放权交易的概述15-16
- 第二节 碳排放权交易的理论基础16-18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16
- 二、外部性理论16
- 三、“公地悲剧”理论16-17
- 四、资源稀缺性理论17
- 五、科斯定理17-18
- 第三章 国际与国内主要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状况18-24
- 第一节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18-19
- 第二节 美国碳排放交权易体系19-20
- 一、西部气候行动19
- 二、区域性温室气体倡议19
- 三、气候储备行动19-20
- 四、芝加哥气候交易所20
- 第三节 日本碳排放权交易体系20-21
- 一、环境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20
- 二、经产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20-21
- 三、区域性地方碳交易体系21
- 第四节 澳大利亚碳排放权交易体系21-22
- 第五节 国内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22-24
- 一、我国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规划22
- 二、我国各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实施现状22-24
- 第四章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有效性评价24-35
- 第一节 模型介绍24-25
- 第二节 指标选取与描述25-27
- 一、指标选取25-26
- 二、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26-27
- 第三节 实证分析27-33
- 一、DEA综合效率分析27-29
- 二、综合效率分解29-30
- 三、Malmquist指数方法模型分析30-33
- 第四节 小节33-35
- 第五章 国内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有效性评价35-50
- 第一节 测度指标35-38
- 一、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有效性评价标准的基本指标构成35
- 二、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有效性评价标准的次级指标构成35-38
- 第二节 国内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有效性分析38-47
- 一、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分析38-41
- 二、国内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有效性分析41-43
- 三、碳排放交易试点有效性比较43-47
- 第三节 结果分析47-50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50-54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50-51
- 第二节 政策建议51-54
- 一、提高部门协调性和区域协调性51-52
- 二、加强统计工作,完善报告流程,强化信息披露52-53
- 三、落实激励政策,加快推进节能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53
- 四、教育与培训实时跟进,致力尖端技术人才培养53-54
- 结束语54-55
- 附录55-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明皓;李永宁;肖翔;;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有效性研究——基于CER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联动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11期
2 郑玮;;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设定的探究[J];科技和产业;2011年10期
3 于天飞;;碳排放权交易的产权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李布;;借鉴欧盟碳排放交易经验 构建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J];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01期
5 谢雯;;从科斯定理到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6 唐跃军;黎德福;;环境资本、负外部性与碳金融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6期
7 郑秉文;外部性的内在化问题[J];管理世界;1992年05期
8 吴宗鑫;;保护全球气候的能耗气体减排对策[J];国际学术动态;1997年07期
9 许广永;;低碳经济下我国碳排放定价机制形成的障碍与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9期
10 唐邵玲;阳晓华;;我国排放交易拍卖机制设计与实验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本文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有效性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3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443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