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政策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应用及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12:00
本文关键词:凯恩斯主义政策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应用及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8年8月,以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为源头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危机从虚拟经济领域迅速蔓延至实体经济领域,同时也从美国迅速扩散至欧洲各国和亚洲各国,导致全球各国经济集体陷入衰退。为应对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凯恩斯主义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救助受困机构,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主要经济体更是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手段——量化宽松政策来挽救衰退的经济形势、刺激经济复苏。自2010年以来,零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开始回升,经济状况有所好转,,此后美国与日本陆续推出了新的量化宽松政策以求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尽管这些政策在阻止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刺激经济复苏等方面有一定成效,但同时也为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埋下了通货膨胀、资源配置扭曲等诸多隐患,如果处理不当,这些隐患很可能成为下一轮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根源。因此,如何在金融危机的风暴过后保证经济平稳回升、消除救市政策可能产生的负效应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主要任务,这不仅需要各国自身努力缩小乃至消除政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也需要其他国家给予相应的配合与帮助。除此之外,各国还应当通过加强金融风险协调监控能力、完善国际货币清算体系、改革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等多项措施共同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金融挑战。
【关键词】: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 凯恩斯主义 政府救市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1.59;F091.348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8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一) 研究背景10
- (二) 研究意义10-11
- 二、 文献综述11-16
- (一) 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11-13
- (二) 主要经济体救市政策评析13-15
- (三) 应对金融危机的可行途径15-16
- 三、 研究方法与文章架构16
- 四、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16-18
- 第一章 凯恩斯主义关于经济危机的基本理论18-29
- 第一节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18-22
- 一、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18-19
- 二、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19-20
- 三、 流动性偏好20-22
-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政策概述22-25
- 一、 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概述22-24
- (一) 财政政策工具22-23
- (二) 财政政策类型23-24
- 二、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概述24-25
- (一) 货币政策工具24-25
- (二) 货币政策类型25
- 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政策的经济效应25-28
- 一、 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25-27
- (一) 财政政策的增长效应26
- (二)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26-27
- (三) 财政政策的风险效应27
- 二、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27-28
- (一) 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28
- (二) 财政政策的时滞效应28
- 本章小结28-29
- 第二章 凯恩斯主义政策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应用29-41
- 第一节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29-30
- 第二节 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30-34
- 一、 经济刺激计划30-31
- 二、 金融援助计划31-32
- 三、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32-34
- 第三节 欧洲各国的救市策略34-36
- 一、 《欧洲协调行动声明》与《欧洲经济复苏计划》34-35
- 二、 欧洲中央银行的救市措施35-36
- 第四节 日本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36-37
- 一、 日本政府的货币政策36-37
- 二、 日本政府的财政政策37
- 第五节 中国的危机救助政策37-40
- 一、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38-39
- 二、 积极的财政政策39-40
- 本章小结40-41
- 第三章 凯恩斯主义救市政策对主要经济体产生的正效应41-55
- 第一节 凯恩斯主义救市政策对美国经济产生的正效应41-45
- 一、 金融市场流动性迅速增加41-43
- 二、 实体经济稳步回升43-45
-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救市政策对欧洲经济产生的正效应45-48
- 一、 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破产风险45-46
- 二、 促进经济复苏和提振市场信心46-48
- 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救市政策对日本经济产生的正效应48-51
- 一、 推动出口上升和增强出口企业竞争力48-49
- 二、 失业率下降和经济回暖49-51
- 第四节 凯恩斯主义救市政策对中国经济产生的正效应51-54
- 一、 企业效益有所提高、居民收入稳步增长51-53
- 二、 国内需求逐步增加、经济形势总体好转53-54
- 本章小结54-55
- 第四章 凯恩斯主义救市政策对主要经济体产生的负效应55-86
- 第一节 凯恩斯主义救市政策对美国经济产生的负效应55-61
- 一、 货币供给扩张导致通胀风险加大55-57
- 二、 巨额美国国债扩大债务违约风险57-59
- 三、 大量资金注入引发金融机构道德风险59-61
-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救市政策对欧洲经济产生的负效应61-67
- 一、 流动性过剩引发通货膨胀61-65
- 二、 货币竞相贬值阻碍欧洲经济复苏65-67
- 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救市政策对日本经济产生的负效应67-73
- 一、 零利率政策导致国内资本流失、资源配置扭曲67-68
- 二、 量化宽松政策增加资产泡沫风险68-71
- 三、 债务负担沉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71-73
- 第四节 凯恩斯主义救市政策对中国经济产生的负效应73-85
- 一、 外币持续贬值导致出口贸易受挫73-77
- 二、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剧国内通货膨胀77-82
- 三、 国际游资流入引发金融市场过热82-85
- 本章小结85-86
- 第五章 结论86-93
- 第一节 改革国际货币体系86-88
- 一、 建立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86-87
- 二、 建立完善的国际货币清算体系87-88
- 第二节 改革国际金融机构体系88-90
- 一、 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地位88-89
- 二、 完善国际金融机构的各项功能89-90
- 第三节 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90-92
- 一、 加强国际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能力90-91
- 二、 加强各国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91-92
- 本章小结92-93
- 结语93-94
- 参考文献94-97
- 致谢9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朴明根;;当前金融危机下美国救市政策效果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6期
2 秦响应;尹继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推进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3 肖元真;郭卫民;徐光新;;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战略[J];南方金融;2009年02期
4 徐克恩;鄂志寰;;美国金融动荡的新发展:从次贷危机到世纪性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10期
5 朱民;边卫红;;危机挑战政府——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措施批判[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2期
6 万志宏;曾刚;;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以日本为例[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4期
7 梁艳芬;;金融危机教训与救市政策效果评估[J];国际贸易;2011年04期
8 崔绍忠;;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研究:问题与启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谷颖捷;;“大而不倒”理念的危险暗示[J];财会学习;2011年03期
10 李羊骥;;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宇;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凯恩斯主义政策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应用及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5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455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