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我国碳税与碳交易机制的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13:08

  本文关键词:我国碳税与碳交易机制的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全球变暖已经变成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其中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据测算,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0年前后将达到约80亿吨,成为超过美国的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因此,在世界各国都积极往低碳经济趋势迈进的同时,我国走低碳发展道路具备了极大的外部动力,二氧化碳减排的压力与日俱增。 为了应对日益恶劣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政府调控和市场调控这两种手段来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即:价格管制性工具一碳税和数量管制性工具一碳排放权交易。目前我国与欧盟发达国家相比,在减排问题上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有必要对碳税和碳交易进行透彻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此探讨出适合我国的减排政策。 本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碳税、碳交易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对可能施行的双重管制政策的可行性做出探讨,以期得出有效的政策性建议。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碳税和碳交易进行背景、理论分析并加以总结和对比,通过研究探讨欧盟等发达国家实施这两种政策体制的成功经验,从而为我国碳税与碳交易机制的发展提供理论与现实基础。第二部分讨论碳税与碳交易在我国的具体情况。从碳税上考虑,由于我国并未开始征收碳税,因此在实证分析中通过资源税代替碳税,研究其税收对国民经济和碳排放产生的具体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碳税的征收制度进行简单的设计;另一方面对碳交易制度展开剖析,包括对我国碳交易价格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实行碳交易机制的SWOT可行性分析,以此为前提构建出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初步框架。第三部分通过讨论碳税与碳交易两种工具共同管制下的碳减排效率情况来分析双重管制政策的可行性,最终结合我国国情和目前具体市场政策环境提出了应借鉴“澳大利亚模式”的结论,即在我国采取分阶段的减排方式:短期开征碳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长期来看,要使碳排放交易机制成为调控主导方式。
【关键词】:碳税 碳交易 制度设计 政策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12.42;X19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引言11-19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4
  • 1.1.1 气候背景11-12
  • 1.1.2 主要减排措施12-13
  • 1.1.3 研究意义13-14
  • 1.2 文献综述14-17
  • 1.2.1 碳税国内外发展文献综述14-16
  • 1.2.2 碳交易市场国内外发展文献综述16-17
  •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不足17-19
  • 1.3.1 结构安排17-18
  • 1.3.2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18-19
  • 第二章 碳税与碳交易的比较研究19-26
  • 2.1 碳税与碳交易的经济学基础19-23
  • 2.1.1 价格管制性工具——碳税的理论分析19-21
  • 2.1.2 数量管制性工具——碳排放交易的理论分析21-23
  • 2.2 碳税与碳交易的优劣比较23-26
  • 2.2.1 成本差异23-24
  • 2.2.2 减排效果比较24
  • 2.2.3 公平性及可行性比较24-26
  • 第三章 发达国家碳税与碳交易机制的经验借鉴26-30
  • 3.1 碳税征收的国际经验借鉴26-28
  • 3.1.1 芬兰26-27
  • 3.1.2 丹麦27
  • 3.1.3 瑞典27-28
  • 3.2 碳交易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28-30
  • 3.2.1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28-29
  • 3.2.2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29
  • 3.2.3 新南威尔士体系29-30
  • 第四章 基于我国国情的碳税政策分析30-44
  • 4.1 征收碳税对我国国民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30-37
  • 4.1.1 模型选取及数据来源30-33
  • 4.1.2 实证分析33-37
  • 4.2 征收碳税对我国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37-40
  • 4.2.1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37-39
  • 4.2.2 实证分析39-40
  • 4.3 我国实施碳税的制度设计40-44
  • 4.3.1 我国征收碳税的可行性分析40-41
  • 4.3.2 我国征收碳税的初步路径设计41-44
  • 第五章 我国碳排放交易机制研究44-52
  • 5.1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44-45
  • 5.2 我国碳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45-48
  • 5.2.1 需求和供给因素45-47
  • 5.2.2 市场因素47
  • 5.2.3 政府限价47-48
  • 5.3 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设计研究48-52
  • 5.3.1 建立我国碳交易市场的SWOT分析48-49
  • 5.3.2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初步框架构建49-52
  • 第六章 碳税与碳交易双重管制的政策研究52-61
  • 6.1 双重管制下的碳减排效率分析52-56
  • 6.2 我国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及建议56-61
  • 6.2.1 我国碳减排的政策选择研究56-57
  • 6.2.2 我国碳减排机制实施的策略建议57-59
  • 6.2.3 政策选择的必然性59-61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61-63
  • 7.1 研究结论61
  • 7.2 研究展望61-63
  • 参考文献63-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光;;碳税与碳交易在中国环境规制中的比较及运用[J];北方经济;2011年06期

2 方虹;施凤丹;;碳交易市场与中国碳交易定价权[J];产权导刊;2010年08期

3 王颖;刘经纬;;中国碳税问题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杨继;;碳排放交易的经济学分析及应对思路[J];当代财经;2010年10期

5 王明星,戴爱国,黄俊,任丽新,沈壬兴,H. Schutz,H. Renneuberg,W. Seiler,R. A. Rasmussen,M.A.K. Khalil;中国CH_4排放量的估算[J];大气科学;1993年01期

6 苏明;傅志华;许文;王志刚;李欣;梁强;;碳税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环境经济;2009年09期

7 肖江文,罗云峰,赵勇,岳超源;初始排污权拍卖的博弈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9期

8 洪涓;陈静;;我国碳交易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年12期

9 苏明;傅志华;许文;王志刚;李欣;梁强;;我国开征碳税的效果预测和影响评价[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72期

10 王玉海;潘绍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碳交易市场现状和趋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红莲;基于低碳经济的中国碳税实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张芳;国际碳排放交易对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张园浩;清洁发展机制的经济学意义及其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碳税与碳交易机制的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5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455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9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