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凯恩斯“流动性陷阱”学说的质疑
发布时间:2017-08-05 22:05
本文关键词:对凯恩斯“流动性陷阱”学说的质疑
更多相关文章: 流动性陷阱 金本位 非金本位 货币供给 证券收益率 大萧条
【摘要】:在面对利率政策对实体经济产生不了实际作用时,大多数的人都会想到是“流动性陷阱”学说,并认为这是货币政策无效的罪魁祸首。本文尝试对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学说进行逻辑层面的解读,并从前提条件来证明“流动性陷阱”不可能发生,至今只是一个假说。 首先,本文从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学说的暗含的前提——经济处于非常低迷或萧条状态、居民收入摆布形式、央行具有持续投放货币的能力、市场中存在公认统一的证券收益率临界值点——出发,由于“短期中持有两种金融资产假设”可以接受,“萧条假设”也可以在案例中分析,,因此,本文侧重于后两个假设的分析讨论。再次,从逻辑的角度分别论证了在金本位和非金本位时期的经济中,“流动性陷阱”产生所需要的后两个前提不可能存在。最后,以实例进行分析说明,其中以迄今为止世界经济史中最悲惨的美国大萧条作为金本位制度的实例,以1971-2011年的美国作为纸币时期的实例,分析证明了“流动性陷阱”产生的前提在这两种不同的货币制度下都不可能存在,进一步证明“流动性陷阱”至今仍是一个理论假说,历史上并不存在“流动性陷阱”。
【关键词】:流动性陷阱 金本位 非金本位 货币供给 证券收益率 大萧条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091.3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9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8
- 1.2 文献综述与国内外研究现状8-15
- 1.2.1 “流动性陷阱”理论的发展历程8-10
- 1.2.2 文献综述与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15-17
- 1.3.1 研究思路15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15-16
- 1.3.3 本文的技术路线16
- 1.3.4 本文结构安排16-17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17-19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17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17-19
- 第2章 对“流动性陷阱”暗含前提假设的讨论19-25
- 2.1 对“流动性陷阱”暗含的前提假设讨论19-23
- 2.1.1 当局货币供给能力的讨论19-22
- 2.1.2 公众对证券收益率是否存在着“不能再低”的一致认识22-23
- 2.2 结论23-25
- 第3章 迄今最低迷经济的案例分析:美国大萧条25-41
- 3.1 美国在大萧条时期的经济状况25-26
- 3.2 货币供给能力26-34
- 3.2.1 美联储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力28-30
- 3.2.2 美联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力30-34
- 3.3 有价证券交易量变动、有价证券收益率和 M1 的变动34-39
- 3.3.1 十年来美国资产市场变化34-35
- 3.3.2 大萧条时期有价证券交易量、有价证券收益率和 M1的变动35-39
- 3.4 总结39-41
- 第4章 非金本位案例分析:1973-2011 年的美国41-54
- 4.1 实证分析41-45
- 4.1.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41-42
- 4.1.2 实证和检验42-45
- 4.2 对 1973-1980 年、2007-2011 年美国的讨论45-52
- 4.2.1 美国在此期间的经济情况45-46
- 4.2.2 货币供给能力46-50
- 4.2.3 有价证券交易量变动、有价证券收益率和 M1的变动50-52
- 4.3 结论52-54
- 第5章 结论54-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60
- 附表60-70
- 附表1 M1、M2和黄金储备的月度数据60-61
- 附表2 美国 1929~1933 年的基础货币、黄金储备和黄金支持率走势的月度数据61-63
- 附表3 1929-1933 年 GDP、L 月度数据(单位:十亿美元)63-64
- 附表4 1929-1933 年 TB、R、SN、P1、P2 月度数据64-66
- 附表5 1973-2011 年 M1 、Y、I 年度数据66-67
- 附表6 2007-2009 年货币相关数据(单位:亿美元)67-68
- 附表7 2007-2009 年美国 M1、SN、TB、P、 i 的月度数据68-70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庆明,孙向光;从预期的角度看中国“流动性陷阱”[J];商业研究;2003年20期
2 刘利;我国经济是否出现了“流动性陷阱”[J];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10期
3 王春峰,康莉;从“流动性陷阱”看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02期
4 陈丰;;流动性陷阱与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探析[J];经济论坛;2009年21期
5 曾令华;我国经济近年来不存在流动性陷阱[J];经济学动态;1999年12期
6 陈丰;;金融危机下中国货币政策是否陷入流动性陷阱——基于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0年05期
7 陈湛匀;由“流动性陷阱”看我国利率杠杆的运用[J];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8 赵晓雷;通货紧缩、流动性陷阱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整合研究[J];金融研究;1999年10期
9 雷国胜;;流动性陷阱:现实、产生机理与政策[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郑湘明;;凯恩斯流动性陷阱理论乃伪命题之论证——基于全口径、全过程及“三条龙”规律的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本文编号:627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627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