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收入阶层分配效应

发布时间:2017-08-05 23:09

  本文关键词: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收入阶层分配效应


  更多相关文章: 碳排放权交易 收入分配效应 CGE模型


【摘要】: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引发越来越广泛的关注。1997年在东京都召开了第三次缔约方大会,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议定书提出了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来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与此同时我国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从目前全球环境治理的经验来看,排放权交易将是实现我国减排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建立了7个国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然而,碳排放权交易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是碳排放权交易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理论上来说,碳排放权如何分配并不影响社会的减排效率,但却会产生公平性问题,因此公平性将是碳排放初始分配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合理分配碳排放权,使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在减排过程中承担的负担更加公平,是碳排放权交易亟需研究的问题,对促进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解决我国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接着介绍了框架、技术路线及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并由此对本文的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对我国碳排放交易的现状进行了介绍;第三章,介绍碳排放交易的相关理论,包括外部性理论、庇古理论、科斯理论等;第四章,利用CGE模型进行实证模拟,模拟出不同初始分配政策下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分配效应;第五章,利用上文分析出的结论,对中国实行碳交易制度应采取何种初始分配政策给出建议,并对本文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展望。本文运用CGE模型模拟了不同初始分配政策下我国的收入阶层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从绝对量来看,历史法对各个阶层居民收入重分配的影响相对温和,而拍卖法和强度法则均比较强烈。其中,强度法使各个阶层居民的负担都有所加重,而在拍卖法下中低收入阶层都享受了一定好处;(2)从相对量来看,拍卖法有较强的累进性,强度法有较强的累退性,历史法有较弱的累进性。上述实证结果意味着采取拍卖法或历史法分配碳排放权更为合理,而采取强度法分配碳排放权或有失公平。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实施初期应以历史法免费分配为主,拍卖法分配为辅,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逐步扩大拍卖法分配的比例,直至最终全部碳排放权均采用拍卖法分配。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 收入分配效应 CGE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X19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导论9-18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9-11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11-12
  • 1.2.1 主要内容11
  • 1.2.2 研究技术路线11-12
  • 1.3 文献综述12-17
  • 1.3.1 碳排放权交易效率问题研究13-14
  • 1.3.2 碳排放权交易公平问题研究14-17
  • 1.4 主要创新之处17-18
  • 2 中国碳排放交易概况18-21
  • 2.1 碳排放权交易的涵义18
  • 2.2 中国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现状18-21
  • 2.2.1 试点行业范围18-19
  • 2.2.2 分配方式19-20
  • 2.2.3 交易机制20-21
  • 3 碳排放权交易收入分配效应的相关理论21-24
  • 3.1 外部性理论21
  • 3.2 庇古理论21-22
  • 3.3 科斯理论22
  • 3.4 收入分配效应22-24
  • 4 碳排放交易的收入阶层分配效应实证模拟24-48
  • 4.1 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简介24-25
  • 4.1.1 一般均衡理论24
  • 4.1.2 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的主要特征24-25
  • 4.1.3 CGE模型的基本构成25
  • 4.2 碳排放权交易收入阶层分配效应CGE模型的构建25-36
  • 4.2.1 生产模块设定26-28
  • 4.2.2 贸易模块设定28
  • 4.2.3 居民需求模块设定28-29
  • 4.2.4 碳排放模块设定29-30
  • 4.2.5 系统约束与宏观闭合规则30-32
  • 4.2.6 数据计算与处理32-36
  • 4.3 不同分配政策的模拟结果36-48
  • 4.3.1 拍卖分配政策下的实证模拟36-40
  • 4.3.2 历史法分配政下的实证策模拟40-43
  • 4.3.3 强度法分配政策下的实证模拟43-46
  • 4.3.4 不同分配政策情景下综合效应对比分析46-48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48-50
  • 5.1 基本结论48
  • 5.2 政策建议48-49
  • 5.3 研究展望49-50
  • 参考文献50-52
  • 附录 CGE模型的GAMS程序52-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力波;钱浩祺;汤维祺;;基于动态边际减排成本模拟的碳排放权交易与碳税选择机制[J];经济研究;2014年09期

2 樊勇;张宏伟;;碳税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累退效应与碳补贴方案设计[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07期

3 汤维祺;吴力波;;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和统一——基于中国区域间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减排政策模拟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03期

4 苏明;傅志华;许文;李欣;王志刚;梁强;;中国开征碳税的障碍及其应对[J];环境经济;2011年04期

5 晏艳阳;沈楠;马洪帅;;基于ELES模型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J];湖湘论坛;2011年02期

6 樊纲;苏铭;曹静;;最终消费与碳减排责任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7 潘家华;郑艳;;基于人际公平的碳排放概念及其理论含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10期

8 黄英娜,张巍,王学军;环境CGE模型中生产函数的计量经济估算与选择[J];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627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627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e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