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循环经济理论与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发展探究

发布时间:2016-08-08 15:06

  本文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与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发展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林业大学》 2012年

循环经济理论与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发展探究

马晓梅  

【摘要】:全球极端天气频频发作,,危害越发严重,由环境问题折射出能源消耗问题。我国自然资源禀赋较差,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汽车产业飞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剧增,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 我国即将步入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行列。在此期间,大量汽车将会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汽车保有量的进一步增大,不可避免地会有相当数量的汽车进入“老年期”,直至废弃。这些废旧的汽车并不是一无是处,而是没有被合理的利用,由此导致能源重复消耗、资源浪费及二次环境污染问题,并直接影响汽车产业的正常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视角直接转到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业,运用产业生态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对这一行业在国内外的发展变迁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比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阶段,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并结合中国国情及该行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本文侧重于理论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对研究问题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做一个基础的概括,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基础; 其次,通过比较现代经济学和循环经济学的异同,奠定了循环经济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独到之处。特别是将循环经济理论与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结合在一起后,发现了汽车产业发展不畅的症结所在——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大量应该回收的资源没有得到回收利用而白白浪费。 再次,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中引进LCA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和面向环境的汽车产品设计理论,作为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业发展评价方法。 最后,依据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评价方法,结合中国国情及行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26.471;F713.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廷凯,汪传生;产品的分层结构模型及其拆卸方法的研究[J];机械工程师;2005年02期

2 楼崇;论我国“大3S”汽车市场生态园的建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叶敏,万后芬;基于循环经济的产品生命周期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赵玮;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供应链管理[J];科研管理;2005年02期

5 肖雪峰,张华,张雁秋;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技术;2000年05期

6 李公法,刘安中,李友荣;冶金机械的绿色设计与制造[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4年03期

7 李显君;王贺武;危银涛;;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研究进展[J];汽车工程;2006年08期

8 史占国;;汽车产业物质流分析研究[J];上海汽车;2006年07期

9 李小平,芮延年,刘海兰;基于绿色概念汽车生态设计的研究[J];机械;2003年S1期

10 刘冰;梅光军;;在电子废弃物管理中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申进忠;产品导向环境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钰;废旧汽车回收利用项目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沈安;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科技政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3 吴利清;基于循环经济的汽车逆向物流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4 马凯;生态型汽车产业集群研究及实证[D];同济大学;2007年

5 王鹏远;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丽芳;张毅川;郑树景;;景观的生态设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2 王秀彦,费仁元,安国平;21世纪制造业的发展趋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徐匡迪;工程师——从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者[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梅书文,杨金生,张福学;履带拖拉机再制造工程的质量体系及效益分析[J];中国表面工程;2002年03期

5 徐滨士,朱胜,马世宁,刘世参,梁秀兵;装备再制造工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J];中国表面工程;2003年03期

6 徐滨士,张伟,刘世参,马世宁,许一;现代装备智能自修复技术[J];中国表面工程;2004年01期

7 徐滨士,刘世参,李仁涵,姚巨坤,向永华;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基本途径及发展前景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4年02期

8 徐匡迪;工程师——从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者[J];中国表面工程;2004年06期

9 郎芳;马晓茜;赵增立;李海滨;;基于LCA的月饼包装评价[J];包装工程;2006年01期

10 尹凤福,喻子达,刘振宇;绿色包装及其设计[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进波;王娜;;绿色设计——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鞠清绘;;可持续发展的家用产品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周承君;;追求更纯净的绿色——关于绿色包装的深层次探索[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杜群;;我国电子产品循环利用的法律保障机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5 楼崇;;市场生态环境的多元变化对我国汽车(汽配)市场的综合影响[A];21世纪中国汽配市场论文集(三)[C];2005年

6 杨雪锋;张卫东;;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价值基础和稳定性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7 徐滨士;;军用装备再制造及其摩擦学研究[A];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三)[C];2006年

8 张润平;郭发红;;推行绿色设计 促进可持续发展[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付战平;赵化迎;王云翔;;基于动态搜索的拆卸序列生成算法[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甘树福;徐文彬;彭晓春;;构建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探讨[A];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07)第十四届年会暨“绿色奥运 清洁发展”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举勇;机电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唐向阳;纯水液压试验系统的设计及动态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3 刘力;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高瑛;废物最小化的过程集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5 黄安贻;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数控加工与可制造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阎春平;面向物料资源优化利用的产品设计系统与优化下料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孙大宇;制造业柔性决策支持系统及智能技术应用约束条件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院;2003年

8 董红召;行业型企业联盟及其分形网络协作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潘晓勇;三维环境下产品拆卸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10 李方义;机电产品绿色设计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所玲;论生态家具设计[D];中南林学院;2005年

2 何雪峰;大规模定制产品需求分析及需求建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郄红伟;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剩余物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4 杨萍;利用清洁生产治理辽宁省工业污染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5 冯珍;绿色产品制造策略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褚彦军;面向拆卸和回收设计的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7 徐鸿翔;面向拆卸与回收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8 孙奎洲;CK7525数控机床的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9 成群林;基于绿色工艺数据库的工艺规划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10 张弘;绿色工艺方案决策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学院;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菊;汽车信息交换平台与行业集成供应链管理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陈效逑,赵婷婷,郭玉泉,宋升佑;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常向青,宁汝新;装配与拆卸序列的自动生成与评价方法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4 杨忠诚;中国汽车消费环境研究[J];北京汽车;2003年02期

5 李晓娜;史占国;张国方;;汽车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研究[J];北京汽车;2007年01期

6 徐滨士,马世宁;优质、高效电弧喷涂技术的应用和发展[J];中国表面工程;1996年04期

7 徐滨士,梁秀兵,李仁涵;绿色再制造工程的进展[J];中国表面工程;2001年02期

8 邢忠,姜爱良,谢建军,冯义成;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效益分析及表面工程技术的应用[J];中国表面工程;2004年04期

9 路云;对监管部门进行再监管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2年14期

10 柳献初;发展中国汽车再制造工程的探讨[J];汽车工业研究;2002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瑞贤;我国长沙黄兴国家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周新迁;中国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鸿翔;面向拆卸与回收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2 鲁成秀;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程金香;生态工业园建设中的企业耦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4 于相毅;吉林省食品产业发展的生态模式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树恩;汽车零部件拆卸序列自动生成的理论研究及实现[D];重庆大学;2005年

6 陶晋;汽车企业绿色制造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对报废汽车回收、折解企业将实行资格认证制度[J];汽车工业研究;1997年06期

2 袁国成 ,张爱平;四川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混乱局面谁之过[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4年12期

3 肖建伦;云南整治非法拼装汽车市场[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1年10期

4 张吾愚;湖南省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协会2004年年会在张家界市举行[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4年04期

5 ;首台报废汽车解体机落户济南[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年07期

6 高建萍;;为社会服务 搞好报废汽车解体工作——武汉市报废汽车解体厂[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1990年06期

7 董克发;报废汽车回收的“乱”与“治”[J];汽车维修;1996年06期

8 再协;关于报废汽车经营企业实行资格认定问题有望尽快予以明确[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4年12期

9 潘增友;;汽车报废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J];重型汽车;2008年06期

10 高建萍;;为社会服务 搞好报废汽车解体工作——记武汉市报废汽车解体厂[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199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来庆;熊树生;;垃圾填埋气用作汽车燃料的研究[A];农村沼气发展与农村小康建设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2 ;商务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工商总局关于加强报废汽车监督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9-2010)[C];2010年

3 毛欣;商博;;对发展报废汽车资源化产业的思考——以德国梅塞德斯-奔驰汽车拆解中心调查为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4 王运超;;浅析报废汽车中废旧铝料的回收意义及再生工艺[A];第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高扬;松本亨;徐鹤;;日本ELV(报废汽车)资源循环利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6 张峰;;对欧盟《关于报废汽车的技术指令》中3R翻译的探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7 王干;;压缩天然气加气机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表示[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2010)[C];2010年

8 王钟晓;汪雄伟;朱洪华;李军;;浅谈中原油田L-CNG在清洁汽车燃料市场的开发和发展前景[A];2003年西部清洁汽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羽中;;上海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分会专刊[C];2006年

10 曲英;许亚志;;对汽车产品的可持续消费研究述评[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藕娟 本报记者 王春;[N];科技日报;2005年

2 何磊;[N];法制生活报;2008年

3 ;[N];财会信报;2009年

4 步欣;[N];国际商报;2009年

5 记者 李金桀;[N];光明日报;2009年

6 记者 吴采平 通讯员 肖军 欣楠;[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7 记者 曹娴;[N];湖南日报;2009年

8 记者 白鹭路;[N];巢湖日报;2009年

9 记者 刘伊婷;[N];中国质量报;2009年

10 记者 王丽歌;[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贺团英;汽车循环物流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王强;绿色汽车燃料—液化天然气冷量回收汽车空调系统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3年

3 方海峰;面向循环经济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梁英;全甲醇燃料汽车尾气的生物学效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靳鹏;汽车尾气热电发电技术研究及应用仿真[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梅;循环经济理论与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发展探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李红霞;上海报废汽车回收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宋斌;中国报废汽车破碎残余物的理化特征与热重分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马佳;中国报废汽车回收的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5 蒋明元;基于EPR的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程长;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构建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7 王明华;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8 吴小虎;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的网络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9 孙鹤行;报废汽车逆向物流回收模式及网络结构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10 宿晓利;报废汽车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与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发展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8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88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e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