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6-10-10 15:15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及其现代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辽宁大学》 2012年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李玮琦  

【摘要】:马克思指出,在一定社会关系的影响下,通过某些特殊的手段或媒介,,可以对另外的生产关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这种手段或者媒介中,最有力的也是最关键的便是经济权力。在人类发展的几个阶段中,不同的生产关系,导致了社会关系的差异。总体上,人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是向前发展的,层次越来越高,与之相对应的经济权力也越来越复杂。 资本主义经济作为最强势的力量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的进程,也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刻剖析历来是研究西方经济的重要理论依据。《资本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巨著,无疑是权威中的经典。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自身的运行逻辑,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错综复杂的本质关系。他提出了异化理论,完善了剩余价值学说,通过对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揭露出资产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所鼓吹理论的虚伪。 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拜物教现象。他结合了宗教学中的拜神教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拜物教这一概念,包括: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三个方面。拜物教理论的研究理论基础来源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异化理论的阐述;而后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正式对拜物教理论进行阐释并且通过对拜物教的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对无产阶级的统治本质。 迄今为止伴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一转型的历程,对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的思想呈现多角度,这一学术进展有助于净化人们的经济伦理观,促进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 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拜物教概念的提出与商品拜物教思想的产生。从词源学的角度来分析拜物教概念的提出,同时从社会分工的变化以及商品经济的确立来分析商品拜物教思想产生的基础。 第二部分阐述了马克思批判拜物教的早期发展阶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大量使用异化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所包含的各种经济问题,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及其局限性。此部分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异化劳动理论为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理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拜物教理论是异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部分阐述了马克思拜物教批判思想的深化发展阶段。在这部分,从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三个方面来分析,即从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三个拜物教的发展维度来分析。其中详细论述了货币拜物教对“人的关系”、社会价值观以及个人权利的影响。通过对资本流通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不断追求增值的本性,完成了对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同时也完成了对资本拜物教的批判。 第四部分阐述了拜物教的消除与当代意义。主要从当代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改变来引入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发展新特点。通过研究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来引出拜物教的消除方法,重点分析了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对国内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诸如拜金主义等问题的启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091.9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一兵;拜物教:人跪倒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理性批判[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6年01期

2 李怀涛;;物化批判:卢卡奇对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解读[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3 蒋万胜;简论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思想[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2期

4 吴晓明;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J];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5 杨生平;刘世衡;;从商品拜物教到意识形态批判——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评析[J];学习与探索;2010年02期

6 吴兵;;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理论内涵及其经济伦理意义[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7 俞吾金;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8 俞吾金;物、价值、时间和自由——马克思哲学体系核心概念探析[J];哲学研究;2004年11期

9 唐正东;;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辩证特性及其当代启示[J];哲学研究;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韩美群;;现代犬儒主义思想及其负面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5 王浩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认同性整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8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9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10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董志凯;;毛泽东与新中国经济建设[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3年

7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8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9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10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晓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会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无意识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耿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行福;;从商品拜物教到犬儒主义——齐泽克意识形态论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3期

2 张一兵;析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发展似自然性的特设规定[J];哲学研究;199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书元;浅议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拜物教问题[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2 赵永和;丁纳神的重现[J];西亚非洲;1981年01期

3 何晓;;李光斗新著《品牌拜物教》 揭开上层社会的消费密码[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19期

4 刘琳;;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经济伦理解读[J];唯实;2008年04期

5 彭赟;撩看物物关系后面的交换主体──市场经济人学研究(三)[J];岭南学刊;1997年03期

6 唐菲菲;;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对人的自由发展的影响论述解读[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7 本刊编辑部;;消除GDP增长“拜物教”[J];农村工作通讯;2003年09期

8 韦祖庆;农兴强;杨荣翰;;生态意识在旅游经营行为中艰难突围[J];梧州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徐寿松;;价值生产的一般性与生产价格决定价格[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1期

10 刘仁营;;走出生产力拜物教——生产力决定论反思[J];探索;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方洁;;商品、异化、拜物教: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源起[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2 黄瑾;;全球化下的市场和世界市场拜物教[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3 吴猛;;2007年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节选)[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连心豪;;闽台民间信仰刍议[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汪行福;;进步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与超越[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6 王艳;;科西克具体辩证法的逻辑分析[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7 朱春燕;;《资本论》中马克思劳动力产权思想及启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8 严法善;;美国的金融危机与《资本论》再学习[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9 查培轩;;从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看中国经济学的基础[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周宏;;“《资本论》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映春;[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方立新;[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程远;[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4 张伟霖;[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5 ;[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冯宪光;[N];文艺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马国川;[N];经济观察报;2007年

8 ;[N];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

9 陈淮;[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山东杂文家 安立志;[N];南方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玉建;论艺术生产的产业化转向[D];北京大学;2012年

2 刘芳;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明;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王驰巍;对《资本论》的认识论考察[D];复旦大学;2012年

5 王欢;超越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魏崇辉;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王英;辩证法的具体性[D];吉林大学;2012年

8 田冠浩;超越“私人社会”的伦理困境[D];吉林大学;2012年

9 王明亮;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12年

10 李正义;诗意的延续:从浪漫主义到共产主义[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淑娟;马克思拜物教批判思想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2 李玮琦;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及其现代意义[D];辽宁大学;2012年

3 马天真;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拜物教批判理论的文本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张宪文;马克思拜物教思想与人的解放[D];兰州大学;2012年

5 张爽;马克思拜物教理论探析[D];吉林大学;2010年

6 夏林;马克思的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理论探析[D];厦门大学;2002年

7 戴维;消费主义题域中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程斐;意识形态幻象[D];苏州大学;2009年

9 王菁婧;论莫言小说与拜物教[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穆锋辉;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进程[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1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及其现代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6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36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d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