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瓦尔拉斯经济学的局限与拓展:亲社会偏好模型的兴起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9-02-08 17:00
【摘要】:瓦尔拉斯体系假设纯粹自利偏好的个体依靠完备契约和第三方无成本实施来维持社会运转,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符合社会运转的真实情况。更加符合现实的思路是个体偏好中并不仅仅包含自利偏好,而且包含亲社会性的他涉偏好,只有在个体具有愿意付出成本实施某种亲社会行为的偏好时,社会才可能得以存在。本文主要分析经济学领域近年来兴起的亲社会偏好模型及其对瓦尔拉斯体系的拓展,并讨论了这种趋势的经济学含义。
[Abstract]:Valas system assumes that individuals who are purely self-interested rely on complete contracts and third parties' cost-free implementation to maintain social operation, which to some extent does not accord with the real situation of social operation. The more realistic idea is that the individual preference includes not only self-interest preference but also pro-social preference. Only when the individual has the preference to pay the cost to carry out some kind of pro-social behavior can the society exis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osocial preference model which has emerged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s in recent years and its extension to the Valas system, and discusses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this trend.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号:12BJL014)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0YJC790270) 山东大学2010年自主创新基金人文社科专项(项目号:IFW10056)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F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少安;韦倩;;合作行为与合作经济学: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2期

2 韦倩;;纳入公平偏好的经济学研究:理论与实证[J];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沈昊驹;乔洪武;;西方经济伦理研究中的数理方法述评[J];经济评论;2011年06期

2 李晓颖;张凤林;;基于公平心理偏好的投资博弈——敲竹杠问题的一个行为解决[J];经济评论;2012年01期

3 乔洪武;沈昊驹;;恩斯特·费尔对经济伦理研究方法的贡献——潜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评介系列[J];经济学动态;2011年04期

4 王健;;囚徒困境的破解——基于Agent的复杂适应系统仿真[J];生产力研究;2012年04期

5 王健;;囚徒困境的破解——基于Agent的复杂适应系统仿真[J];商场现代化;2011年23期

6 杨云鹏;;纳入道德偏好的“经济人”假设重构猜想[J];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7 王晓文;魏建;;互惠研究的实验经济学进展与应用[J];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晓文;魏建;;惠研究的实验经济学进展与应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焕蕊;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欢;经理人公平偏好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黄少安;创建以“合作”为主线的新经济学[J];江海学刊;1997年05期

2 韦倩;;影响群体合作的因素:实验和田野调查的最新证据[J];经济学家;2009年11期

3 黄少安;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对创建“中国经济学”的思考[J];经济研究;2000年05期

4 黄少安,宫明波;论两主体情形下合作剩余的分配——以悬赏广告为例[J];经济研究;2003年12期

5 韦倩;;增强惩罚能力的若干社会机制与群体合作秩序的维持[J];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6 黄少安;立足中国文化和现实创建“合作”的经济学[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魏光兴;;公平偏好的博弈实验及理论模型研究综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8 韦倩;;企业的性质:一个基于合作视角的分析框架[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乐明;“交易”范畴的演化——从康芒斯到威廉姆森[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卢奇,顾培亮,郝海;经济系统的演化与政策作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曹颖,解利艳;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赵进才;;浅析产业组织理论及其研究范式的演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年11期

5 邱莉莉;;西方市场经济商业道德演化中的因素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13期

6 苏瑜;万宇艳;;浅析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化[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吴国玺;李长坡;郑敬刚;;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形成的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12期

8 叶金国,张世英,崔援民;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条件、机制与过程[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黄娟;;从人性需要内涵的演化论消费潜力[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3期

10 郭成;;产业经济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林;;“科学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框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2 姚慧琴;张燕;;马克思的产业组织演进理论及其现实意义[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3 杨春瑰;;气候治理的国际合作制度的生成、演化与未来走向——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朱宪辰;徐扬;缪爱军;黄凯南;;偏好稳定的生物学基础[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刘刚;;生产方式变革中的逻辑关系——不同分析框架的比较和新框架的提出[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6 张存刚;田彦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人”及应用[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田学斌;;消费者产权、消费风险与政府管制:一个分析框架[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8 郭殿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非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9 杨依山;;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理论重构的初步尝试[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张佑林;;以人为本——经济学研究的必然归宿[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赵晓雷;新时期按劳分配性质的演化[N];文汇报;2001年

2 陶家祥 何积惠;经典经济学模型亟待改进[N];文汇报;2008年

3 宫敬才 陈凤华;大手笔的美中不足[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陈叶烽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实验表明社会偏好可外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王则柯;日常琐事中发掘经济学道理[N];东方早报;2008年

6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商务学院 祁明;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及经济的影响[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7 李彬;动物精神:非理性行为重归经济分析框架[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8 姚先国 易君健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构建经济理论与社会经济现实之间的桥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史晨昱;梯若尔:天铸经济学旷世奇才[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许小年;宏观调控应跳出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N];消费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微;基于博弈论的排队经济学模型及策略分析[D];燕山大学;2010年

2 王盛;分工、协调和产业组织形式演化[D];复旦大学;2005年

3 王谦;基于演化结构的产业发展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4 李晓冬;所有权内生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陈叶烽;社会偏好的检验:一个超越经济人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傅沂;产业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张超;复杂能量系统的热经济学分析与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孙涛;新制度经济学与新经济社会学的比较及综合:交易组织制度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9 刘铭;“三角螺旋”制度变迁模型及其应用[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车圣保;效率视角下的自然垄断规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维军;经济理论品格探索[D];苏州大学;2008年

2 史海梅;网络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及系统演化模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陈春良;窃品交易的一个分析框架——产权经济学视角[D];浙江大学;2004年

4 刘广彬;经济交易中的信任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5 林智;创新理论与政策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6 张以荣;经济制度的配置结构及其效率分析[D];贵州大学;2006年

7 张亿;利益集团分析框架下的体制改革绩效评价与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8 盛杰;后发区域的产业引进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刘洪捷;神经经济学理论综述[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夏玉兰;阶层地位与消费行为[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18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18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2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