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制度变迁中的“诺思问题”及其范式超越

发布时间:2019-03-26 13:49
【摘要】:在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中,论证了"不同的制度安排必然会带来不同的经济绩效"这个关键性命题,但为什么在制度安排上如此不同的国家(如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其国民财富的水平却比较接近?为什么同样的制度安排在不同国家和社会中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和经济绩效?用诺思的理论来分析和解释,结果却差强人意。这意味着诺思理论存在着局限性和危机,它根源于诺思理论的建构理论主义方法论和单一化解释机制。克服和纠正这些缺憾,需要在借鉴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综合其它制度主义经济学科学方法、正确理论和创新观点的基础上,走大综合制度主义的发展之路。
[Abstract]:In North's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 key proposition that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will inevitably bring different economic performance" is argued, but why are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Europe) so different in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But the level of national wealth is closer? Why do the sam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have different social function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societies? Using North's theory to analyze and explain, the results are not satisfactory. This means that there are limitations and crises in the theory of North, which is rooted in the methodology of constructivism and the mechanism of unitary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ory of North. It is necessary to overcome and correct these shortcomings on the basis of using Marxist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for reference, integrating other scientific methods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correct theories and innovative points of view. To take the ro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institutionalism.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091.3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卢现祥;罗小芳;;两种制度范式比较[J];经济学动态;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陆德生;纪荣荣;;江泽民民主宪政思想初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潘艳红;;论行政垄断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侯作前;周鲁耀;王伟;;地方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法分析——兼论地方的经济调控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陈祥明;发展知识经济与制度创新[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6 黄丙志;刘燕;;统一市场进程中加速区域市场整合的路径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周加来;朱芬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行为的博弈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杨善发;;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渊源、流变与当代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郭继;;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模式的立法选择——以法经济学和法社会学交叉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王鹏;;专利权二次界定的法经济学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刘宪法;;“南海模式”的形成、演变与结局[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3 时红秀;张亦工;;合作定价权:农民如何提高对土地的产权实施能力[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4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5 向俊杰;;公平与效率:和谐社会构建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视角[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徐志华;茅丽华;;转型期中国农地产权制度问题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唐清利;;私权与公权界限模糊领域的司法选择[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9 巫文强;;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安排与人的全面发展[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10 朱孔武;;民营经济发展与宪法改革模式的选择[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章于芳;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接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8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9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朋良;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涛;城市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s,

本文编号:2447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47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c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