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基于MRIO模型的碳足迹跨国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6 18:17
【摘要】:贸易与环境应该如何在后京都时代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议题在当前受到了普遍关注。大量研究从一国角度结合国际贸易分析碳排放,而针对新兴工业化国家、研究多国碳足迹的文章却不多。研究发现我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遭遇了严重的碳泄漏;以生产为基础核算的碳足迹与以消费为基础核算的碳足迹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使得发达国家的碳足迹被严重低估。贸易政策的关键在于保证那些碳密集型行业使用的生产技术更加清洁,而绝不是将生产过程从一处迁移到另一处。因此,可将碳足迹核算体系调整为以消费为基础,从而消除碳泄漏;通过制定区域贸易协定,组建环保联盟,使联盟内部采取低碳技术合作与转让等举措,促进全球范围内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Abstract]:The issue of how trade and environment should be more closely linked in the post-Kyoto era is now receiving widespread attention.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analyze carbon emis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ne country combined with international trade, but for 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there are few articles on multi-country carbon footprint. It is found that the 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have suffered a serious carbon leak, and there is a huge gap between the carbon footprint based on production accounting and the carbon footprint based on consumption accounting, which makes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developed countries seriously underestimated. The key to trade policy is to ensure that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used in those carbon-intensive industries are cleaner, rather than moving production processes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Therefore, the carbon footprint accounting system can be adjusted to based on consumption, so as to eliminate carbon leakag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and the form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lliances, low-carbon technology cooperation and transfer within the alliance will be adopted to promote the achievement of global carbon reduction target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09JDQY001ZD)
【分类号】: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齐晔;李惠民;徐明;;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计军平;刘磊;马晓明;;基于EIO-LCA模型的中国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陈m"然;;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变——基于隐含碳的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3期

3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张迪;魏本勇;方修琦;;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2002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5 沈可挺;李钢;;CGE Model Measures Carbon Duty's Impact on China's Exports[J];China Economist;2010年06期

6 梅林海;谭轶;;引入进口贸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7 王磊;;美国碳关税政策对中美贸易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0年12期

8 张纪录;;中国出口贸易的隐含碳排放研究——基于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7期

9 沈可挺;李钢;;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评估[J];财贸经济;2010年01期

10 姜鸿;梅雪松;张艺影;;基于碳排放权价值的中美贸易利益评估[J];财贸经济;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晓旭;王英;;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测量方法研究综述[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晓唯;赵娜;;基于社会福利效应分析的碳关税征收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絮絮;徐鹤;;欧盟第二波碳关税压力与中欧贸易中隐含碳的估算——基于EDR的隐含碳系数[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4 史贤华;徐明辉;;中国中部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路径选择[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闫云凤;杨来科;;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以CO_2排放为例[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6 鞠丽萍;陈彬;戴婧;陈绍晴;杨谨;何国p,

本文编号:2447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47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9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