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中国城镇居民嵌入式碳足迹影响因素分析——基于LMDI模型

发布时间:2019-04-21 18:04
【摘要】:嵌入式碳足迹(Embedded Carbon Footprint,ECF)是居民消费的产品或服务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测量比较困难。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已经成为我国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因素,从消费者角度研究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对节能减排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对城镇居民嵌入式碳足迹(ECF)进行测算,并运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中国城镇居民嵌入式碳足迹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活水平效应较大,为正效应,对总ECF的贡献度是233%;碳排放强度为负效应,对总ECF的贡献度是133%;消费结构为正效应,对总ECF的贡献度是9%。因此,政府应倡导居民节约消费,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注重交通项目的减排。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消费行为的碳足迹测定及演化机理研究”(71171183) 教育部人文科学项目“生活方式转型与环境技术创新互动机制研究”(10YJA790260)
【分类号】:X19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范进;赵定涛;洪进;朱云浩;;基于消费的嵌入式碳足迹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2年01期

2 冯蕊;陈胜男;;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估算方法分析比较[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年09期

3 刘莉娜;曲建升;邱巨龙;曾静静;李燕;;1995—2010年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轨迹[J];开发研究;2012年04期

4 周平;王黎明;;中国居民最终需求的碳排放测算[J];统计研究;2011年07期

5 姚亮;刘晶茹;王如松;;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隐含的碳排放对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周燕;;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对CO_2的影响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4期

2 赵定涛;汪臻;范进;;技术、消费模式与中国碳排放增长——中国八大区域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2年08期

3 吴玉鸣;吕佩蕾;;空间效应视角下中国省域碳排放总量的驱动因素分析[J];桂海论丛;2013年01期

4 黄芳;江可申;;我国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系统工程;2013年01期

5 黄茹;何爱;吕拉昌;;基于家庭消费视角的广州城市社区碳排放空间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3期

6 林玲毅;暴潇菡;许为豪;;居民低碳生活方式选择的经济学分析——以广州市居民低碳生活方式为例[J];北方经济;2013年12期

7 汪凌志;;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本占用——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生态足迹分析[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8 王勤花;张志强;曲建升;;家庭生活碳排放研究进展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13年12期

9 汪东;汲奕君;田丽丽;朱坦;;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年04期

10 张肖;吴高明;吴声浩;向晓东;;大型钢铁企业典型工序碳排放系数的确定方法探讨[J];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田甜;杨檬;王冬明;;基于LCA的产品碳足迹评价方法学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2 董雪;柯水发;;国内外碳足迹计算方法、评估标准及研究进展[A];绿色经济与林业发展论——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纪录;消费视角下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赵捧莲;国际碳交易定价机制及中国碳排放权价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谢园方;旅游业碳排放测度与碳减排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范进;基于个人碳交易行为模型的电力消费选择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汪臻;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王冬;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主要政策实施与产业整合的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7 秦翊;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8 郭韬;中国城市空间形态对居民生活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9 张馨;城乡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及其生存现状的多维视角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华志芹;基于能源生态足迹的森林碳汇影子价格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蕊;城市居民生活消费CO_2排放估算方法及应用初步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2 李虹江;成都铁路局节能降耗调查分析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董向阳;我国碳排放的动态分析:基于结构分解的方法[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4 朱莉;个人碳排放标准值的估算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梁聪智;我国钢铁行业碳足迹与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D];燕山大学;2012年

6 赵文景;北京城市居民低碳消费潜力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7 黄丹;碳关税对我国纸制品出口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8 赵婷;甘肃省农业碳足迹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9 马国东;碳化硅产品碳足迹评估与低碳措施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10 王隆祥;我国建筑低碳化发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闵庆文,余卫东,成升魁,王秀珍;仙居县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生态足迹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4期

2 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0期

3 毛中根;;可持续消费与构建和谐社会[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1期

4 刘红光;刘卫东;唐志鹏;;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5 赵敏;张卫国;俞立中;;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与城市交通CO_2排放及减排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6 邢芳芳;欧阳志云;王效科;段晓男;郑华;苗鸿;;北京终端能源碳消费清单与结构分析[J];环境科学;2007年09期

7 杨永华;;论住房费用的消费支出属性[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屈小娥;;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9 吴巧生;;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基于费雪(Fisher)指数分解方法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05期

10 肖文;唐兆希;;能源约束、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一个基于中间产品质量进步的分析框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兰翠;我国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政策建模与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畏;杨春平;曾光明;陈宏;谢更新;钟袁元;;生物滴滤器去除挥发性有机物的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1期

2 吴堑虹;王关金;戴塔根;侯木舟;;土壤环境质量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初探——以湖南长沙、株洲、湘潭地区为例[J];地学前缘;2008年05期

3 孙杰;李洪元;吴爱菊;;蛭石吸附Cu~(2+)、Pb~(2+)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05期

4 王西兵;崔建文;;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31期

5 苏峰;张家祥;杨丽萍;刘建军;赵祥颖;;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J];山东食品发酵;2010年04期

6 董会平;朱义朝;;含油污泥减量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7期

7 樊钟琴;;提高氧化塘处理污水效果的实验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8 刘怀梅;;室内外空气中氡浓度的气象影响因素[J];世界核地质科学;1992年01期

9 李松,崔龙鹏,胡友彪,唐修义;煤矸石中有害微量元素的静态淋溶试验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4年05期

10 文小年,王林江,谢襄漓;赤泥对水体中铅离子的吸附[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斌;李娜;;我国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季民;张亮;金洛楠;;光电催化氧化法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江虹;尹华;彭辉;叶锦韶;秦华明;何宝燕;张娜;;J菌对BDE209的好氧降解特性及其降解机制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白向玉;张辉;刘汉湖;裴宗平;;某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5 薛晓光;张振风;;河津市环境空气中苯并芘(BaP)含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范修远;倪海燕;李志红;;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李岩;蒋继志;马平;刘翠芳;;细菌降解农药研究新进展[A];中国植物病理学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勇;张瑞英;孙喜娟;胡满银;高香林;;影响电除尘器总体设计主要因素的分析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刘晗;;论大辽河水质监测中总磷值的影响因素[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10 刘惠清;孙蕾;;农安县耕地土壤Hg污染的空间分异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军;二次碳气溶胶的形成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意义 获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计划—面上项目[N];科技日报;2007年

2 王金南;环境政策评估推动战略环评实施[N];中国环境报;2007年

3 刘颖昊 刘涛 丁晓 黄志甲;钢铁联合企业CO_(2)排放影响因素与减排措施分析[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4 记者 蔡忠仁 通讯员 詹湖强;锅炉烟气半干法脱硫项目列入“863”[N];中国化工报;2008年

5 记者 孙滨邋通讯员 崔伟;武汉公示14家不达标企业[N];湖北日报;2007年

6 记者 殷巨宝 通讯员 邢石兰;江苏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N];中国矿业报;2011年

7 李冰 高杰;规划环评为太湖旅游发展指路[N];中国环境报;2005年

8 付云霞 李清平 尹明泉;青岛划定垃圾填埋区[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9 记者 何显春;我省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98.4%[N];经济信息时报;2006年

10 孙鸣;着力实施环境专项整治 保障企业健康持续发展[N];江苏经济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军委;基于LMDI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2 华玉妹;污泥中Cu、Pb和Zn的生物沥滤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王凤;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郭平;长春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张战平;太湖水体中的胶体态痕量金属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马洪亭;医疗废物热解特性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刘克;北京市典型河湖再生水补水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志增;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农药的复合污染机理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李旭;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碳排放机制与低碳发展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鸣;鄱阳湖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及环境容量估算[D];南昌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飞;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影响因素研究及优化[D];同济大学;2006年

2 王仲旭;复合型膜生物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实验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3 刘保峰;胡敏酸与锌、镍及锌—镉离子相互作用和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4 涂卫峰;生物垃圾厌氧发酵的原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王万成;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陈赛楠;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对纤维板加工废水的絮凝处理[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李楠;生物除磷影响因素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8 董春欣;改性活性炭吸附室内甲醛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晓东;典型海区反硝化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李宜娟;皮革废水短程硝化的影响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462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62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9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