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上关于“利息的性质及其转化形式”之争
[Abstract]:One, Marcy and Smith thought interest was part of the profit, Adam. Smith is one of the main representatives of British bourgeoisie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Joseph. Marcy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British classic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heory system. Marcy finds that interest is part of the profi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ritish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Joseph. Marcy pointed out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profit is a separate category and that interest is profit
【作者单位】: 吉林省教育学院政治教研室;
【分类号】:F0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建建;;马克思利息理论的二重性与当代利率实践[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2 江春;利息理论与利率政策[J];管理世界;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义圣;马克思利息理论与我国利息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12期
2 张晓朴;降息效应——我国利率与汇率政策的协调[J];国际贸易;199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建建;;马克思利息理论的二重性与利率实践[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启才;我国利率变动及其操作规则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春丽;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利率微调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大鹏;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丁煜;利率趋势预测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罗澜;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与前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刘汝姣;我国利率改革的宏观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4 许立成;新制度金融发展理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丁磊;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许彩玲;凯恩斯利息理论及其对中国适用性考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小平;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徐清;马克思与凯恩斯利息理论的分野与耦合[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史永立;马克思利息理论与西方利息理论的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诚君;外生利率下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兼析马克思的货币利息理论[J];经济评论;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晏智杰;;市场经济与道德情操[J];传承;2011年19期
2 渠敬东;;斯密的三重自然观[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石建水;;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形成过程及科学内涵探析[J];商业经济;2011年18期
4 埃伦·拉佩尔·谢尔;屠燕云;钱峰;;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的奥秘[J];发现;2010年10期
5 李卉;陈承明;;论两只“看不见的手”及其相互关系——重读斯密《国富论》和《情操论》的启发[J];海派经济学;2010年03期
6 张中一;;劳动分工理论探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7 徐林;;谈古典经济学的专业化分工理论与当代产业集群的演进[J];金融经济;2005年16期
8 安红霞;;谈经济均衡理论的发展拐向[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29期
9 刘娟;;古典与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之比较[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10 张嘉昕;;劳动产权理论的创生与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史世伟;;自发演进和局部建构——宪政经济政治学对中国改革的意义[A];“科斯与中国”暨庆祝罗纳德——科斯教授百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柯华庆;;科斯范式的意识形态问题[A];“科斯与中国”暨庆祝罗纳德——科斯教授百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薛兆丰;斯密的道德观和市场观[N];经济观察报;2009年
2 赵修义;斯密的脸谱[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赵修义;繁荣、进步与富裕的区分[N];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赵修义;斯密眼中的富人[N];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张兴祥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斯密论“博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韩朝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斯密追求的道德理想是实现人与人的合作共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蔡历;当代斯密主义者错在哪里[N];证券时报;2009年
8 赵子郡;走进亚当·斯密[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9 朱富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永远的导师(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镇江军分区政治部 李江苏;公平正义的道德光芒比太阳温馨[N];镇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彦生;马克思资本理论与西方资本理论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安晓明;自然资源价值及其补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赵放;体验经济思想及其实践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志国;政府权力与产权制度变迁[D];复旦大学;2005年
5 赵勇;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城市群形成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牟新焱;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理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施宏伟;论成本效用差异及其系统控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8 刘小铁;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9 曹峰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孙彪;李嘉图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评述[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宣正林;同情,,美德与正义[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钧;寻找经济理论中的事实与价值[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琼;马克思生产关系范畴的形成及其方法论意义[D];广州大学;2007年
4 武建涛;马克思经济学视角下的金融危机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5 张晓云;斯密与李斯特经济学研究方法之比较[D];河北大学;2006年
6 杨哲;广义竞争的分析纲领[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李奎;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新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8 熊萍萍;污染、货币、政府花费、财政政策和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王丽英;西方经济学中均衡价格思想探源[D];厦门大学;2008年
10 陈秋云;人是经济的主体[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71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71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