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的价值分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labor value, this paper proves that there are optimal competition conditions to maximize the social welfare of these countries by dynamic gam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competition in countrie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development. This means that these countries can achieve win-win interest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by influencing the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behavior of their own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基金】: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XJJ-2012-401)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YJC630179)
【分类号】:F014.2;F740;F224.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真;马艳;;贸易不平等交换的多因素诱因模型与实证研究——来自于多国面板的证据[J];财贸经济;2011年04期
2 潘悦;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贸易政策观简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3 陈永志;李细满;;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与当代国际价值的变化[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4 李恒;;国家利益与国际贸易理论的重构——西方贸易理论与马克思贸易理论的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9期
5 尹栾玉;;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之比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05期
6 谢富胜;李安;;国外学者对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新探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杨圣明;;中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新战略——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中国化探索[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4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5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周德海;;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联动型动力机制的精神实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李继武;;对人学五个“要义”和“以人为本”内涵的看法——与顾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4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5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彭希义;;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基于贵阳花溪区彝族农民工群体的调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琳;;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三题论略[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厚俊;袁志田;;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2 李钢;白明;李俊;崔卫杰;;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之抉择[J];国际贸易;2010年01期
3 中川信义 ,张开玫;“不等价交换”与国际价值论——对阿格里·伊曼纽尔、萨米尔·阿明、克里斯蒂安·帕卢瓦的“不等价交换论”之批判[J];经济资料译丛;2003年03期
4 中川信义;张开玫;匡凤姿;;围绕国际价值论的若干理论问题[J];经济资料译丛;2008年01期
5 久保新一;中川信义;张开玫;匡凤姿;;国际贸易的理论问题[J];经济资料译丛;2009年01期
6 钱箭星;经济全球化与南北问题的新发展[J];理论与改革;2002年03期
7 曲建忠;论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年05期
8 连忱蔚,李会明;论国家利益原则对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J];太平洋学报;2001年02期
9 崔占峰,桑琰云;马克思分工和贸易理论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伟平;劳动价值论理论与现实的差异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2 邹华生;从泡沫经济到实体经济──论劳动价值学说对经济运行的现实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3 王芳;知识经济与劳动价值论[J];宁夏党校学报;1999年05期
4 金鑫,任殿雷;可持续发展观和对劳动价值论的新解释[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刘鲁红,郑红;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思考[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郭友聪;从劳动价值论到社会主义财富论[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陆家骝;我们必须捍卫“劳动价值论”吗?─—浅析发展“劳动价值论”的逻辑限度[J];当代经济科学-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8 许成安;;全部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对劳动价值论及其假设前提的思考[J];现代财贸(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9 何伟;重新认识劳动价值理论[J];南方经济;2001年12期
10 吴海峰;从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上认识劳动价值论[J];中州学刊;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小麟;;从劳动价值论中看按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2 王永年;;劳动价值论与构建和谐社会[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洪银兴;;附录一: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五次会议闭幕词[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4 陈享光;张宇;简新华;吴江;;附录二: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五次会议纪要[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5 陈金松;;自然资源无价吗[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冯金华;;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完全竞争产品市场模型[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7 冯金华;;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8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促进企业采购制度创新[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9 程恩富;廉淑;;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新探——经济转型与产业调整中的一个新原理[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绍熙;;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发展对外经贸事业的相互关系[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丁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必需做好风险防范[N];建筑时报;2008年
2 杨帆;国际竞争中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N];学习时报;2000年
3 记者 孙延峰;就共同举办“金砖四国”国际竞争大会进行磋商[N];中国工商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晓峰;培育大型快递企业集团参与国际竞争[N];经济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毛晶慧;产业化提速 闪联转身国际竞争[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6 廖先旺;国际竞争未造成法国失业[N];人民日报;2007年
7 本报特派记者 张海志;李玉光: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要化危为机[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8 记者 孙延峰;周伯华率团出席金砖四国国际竞争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N];中国工商报;2009年
9 沈韬;打造综合实力参与国际竞争[N];新疆日报(汉);2009年
10 左旭;节能减排是参与国际竞争的绿色门票[N];中国民航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许赣申;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李保明;效用、风险与纳什均衡选择[D];山东大学;2000年
3 侯经川;基于博弈论的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武永祥;基于价值理论的住区开发和谐整合及效率提升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董振华;创新劳动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张丽霞;建设工程项目承包商索赔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张研;技术标准化对产业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任洲鸿;“新按劳分配”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9 康鑫;中国高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世宏;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劳动价值论及其发展与应用[D];苏州大学;2003年
2 郭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才资源国际竞争战略思考[D];武汉大学;2005年
3 刘刚;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力资源开发[D];黑龙江大学;2005年
4 李远富;效率、交易费用与劳动价值论[D];宁夏大学;2003年
5 周妍;水资源定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裴宏;价值理论的半经典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7 王稳定;基于劳动价值论的价格总水平变动理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刘瑛;试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杜丽丽;国际竞争中的商标保护[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陈振宇;会计信息披露的动态博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83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83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