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般均衡和绝对理性的一组对话
[Abstract]:......
【分类号】:F0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华娟;资产阶级经济均衡理论的发展[J];财经研究;1987年05期
2 安红霞;;谈经济均衡理论的发展拐向[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29期
3 刘小怡;;马克思一般均衡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于洪波;经济表和投入产出表源流关系辨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6期
5 鱼建光;论瓦尔拉斯(Walras)的“一般均衡”与当代“非均衡”理论[J];经济纵横;1988年03期
6 王廷惠;一般均衡理论的有限扩展与边际修正——新制度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批评[J];财经研究;2004年10期
7 魏玉;论经济学中的虚拟均衡[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周若;CGE模型与税制研究[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1期
9 王廷惠;一般均衡理论批评:时间、知识和企业家的角度[J];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10 邹辉文;;金融市场均衡理论评述[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胜;;试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A];峥嵘岁月 磅礴绚丽——上海市党校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2 马文奇;;我国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先行者——张闻天[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3 周鸿铎;;中国传媒经济之路——在“中国传媒经济三十年学术峰会暨传媒经济杯·学院奖颁奖典礼”开幕式上的致辞[A];中国传媒经济理论三十年(北京)峰会论文集[C];2008年
4 马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主流地位及其创新基础[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4)[C];2004年
5 肖燕怜;;编“活”经济理论文章[A];庆祝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论文专辑[C];1998年
6 陈斌;;国民经济宏观控制中的复合机制建模——AGE建模方法:理论模型[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7 ;世界经济景气指数简要分析[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8 岳宏志;寇雅玲;杨燕;;转形理论是重建马克思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9 刘仕国;;世界经济统计新进展[A];北京市第十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3年
10 成帜;;用统筹学理论看当前经济理论[A];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劳伦斯·R·克莱因;世界经济与中国[N];中国工商报;2000年
2 ;今年世界经济总体运行将继续好转[N];期货日报;2003年
3 驻英国使馆经商处 刘峪;世界经济低迷并非中国之过[N];国际商报;2003年
4 王建生;世界经济显露复苏加速曙光[N];国际商报;2003年
5 记者 于新春;世界经济受惊 国内无须恐慌[N];国际商报;2004年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李克强;合作包容 共创未来 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和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10年
7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出现新变化[N];建筑时报;2010年
8 邱林;争当世界经济“老二”中国准备好了吗[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9 记者 梁业倩 陆大生;世界经济波动并未过去[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10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研究员 宋颖慧;自贸区给世界经济注入活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宏志;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侯宇鹏;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北京奥运经济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陶国相;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伍铁如;环境经济均衡问题的几何求交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赵景峰;经济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6 段志刚;中国省级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建模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苏振东;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贸易投资一体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贾建忠;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产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王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增长与波动[D];南开大学;2009年
10 冯艳红;亚洲新兴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维军;经济理论品格探索[D];苏州大学;2008年
2 兰莹莹;Grassman流形上不完全市场一般均衡的计算[D];吉林大学;2007年
3 郭惠武;技术创新与内生经济变迁[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莹;金融危机后日本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高飞;中美经贸关系中的双循环体制及其前景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罗永琳;金融危机后的国家风险评级[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袁琳翕;金融危机后B股的发展方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车渊;欧债危机及其对世界经济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9 赵建彬;世界经济中的随机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魏豪;石油对世界经济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86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86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