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正义的空间转向——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正义思想探析
[Abstract]:Since the 1960s,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cities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division between rich and poor in cities has been serious, and class and ethnic conflicts have intensified. In order to compete for limited urban resources, various social group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have protested one after another. In 1968, France's "May Storm" was the concentrated manifestation of the urban crisis in western countries. Elephavor, Sojay and Peter. The western Marxist scholars represented by Marcuse crossed geography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analyzed and explained the cri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geography. Thus, the research on economic fairness and economic justice is turned to the field of space, and the famous theory of spatial justice is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乔洪武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编号10JZD0021)子课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91.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学文;;试论文学价值和价值系统[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黄谋琛;;社会规则的外延和类型[J];兵团党校学报;2014年01期
3 曹晓飞;张忠江;;走和平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聂海杰;;马克思意识形态范畴的历史变革及其多维内涵[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董伟武;;超越现代性的“阿克琉斯之踵”——论全球性生态正义的实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刘国光;;关于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3期
7 刘希良;侯旭平;;论哲学内涵的维度及其教学方法[J];创新;2014年02期
8 刘圣兰;陶杨;;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模式的现实启示——基于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探索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02期
9 詹宏伟;;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与和解——兼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一条独特途径[J];甘肃理论学刊;2014年01期
10 陈立新;卢艺;;当代生存问题的可能解答与合理解答[J];东岳论丛;201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茆素琼;合法性视阈下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林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闫世东;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虚无现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齐敏;马克思封建制思想的理论视野[D];黑龙江大学;2013年
5 胡莹;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6 严春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7 王有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8 陈正芬;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严霄云;符应理论视角:职业教育与中国新产业工人的生产[D];上海大学;2013年
10 吴瑞敏;财富与时间[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阳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黎政;南疆地区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3年
3 古源华;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指导下的新疆人才发展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3年
4 李瑞华;论网络时代的我国地方政府诚信建设[D];湘潭大学;2013年
5 隋苗苗;马克思的生存论思想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6 周婧;社会主义人才市场条件下非公企业有效获取人才资源的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7 杨济与;我国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李俊平;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刘为浩;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评价尺度思想探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10 马雪琳;恩格斯宗教世俗化思想探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学锋;;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两种发展方向[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黄爱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性情”——“同一”与“异形”[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郑忆石;;多维视角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J];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4 汤玉权;;西方马克思主义:修正抑或发展——一种新的理解的尝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韩霜;;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人道主义的狭隘性[J];知识经济;2010年22期
6 张晓雷;;如何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8期
7 庞欣研;;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J];企业导报;2013年10期
8 韩宁;;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02期
9 陈学明;;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否定与肯定[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4年00期
10 官宇;陈泓冰;;试析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若干意义[J];知识经济;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行福;;西方马克思主义并未终结[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2 郑忆石;;马克思社会发展根本动力论重解——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3 陈祥勤;金瑶梅;;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概念的争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4 仰海峰;;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5 孟鑫;;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青宜;;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世界社会主义[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姚大志;;朝向21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C];2000年
8 张峰;;21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C];2000年
9 向楠;;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浅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10 郑青;;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特征评述[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贺翠香;焦点与争鸣:当代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陈学明;我们该怎样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N];北京日报;2010年
3 张剑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乐强;原型学视域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郑吉伟;重新发现经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中被遮蔽的领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乐强;西方马克思主义启蒙思想的批判特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沈宗武;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又一佳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N];光明日报;2002年
9 上海社会科学院 马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N];社会科学报;2004年
10 王凤才;西方马克思主义走向何方?[N];学习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祁程;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辉;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坛茹;异化与抵抗:西方马克思主义身体话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鲁绍臣;反思与重构[D];复旦大学;2008年
5 孙盛涛;政治与美学的变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郭剑仁;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吴苑华;评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D];苏州大学;2004年
8 刘方现;欧美学者对唯物史观的阐释:百年轨迹寻踪[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海军;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2 郭海龙;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的人”学说及其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博宇;西方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郑寅军;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自我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朱红;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6 梁海礁;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高苑;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解放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林林;从马克思异化理论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D];河南大学;2010年
9 孙琳琼;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审美关怀[D];黑龙江大学;2006年
10 王守纪;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86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86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