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区域生态合作的演化博弈分析

发布时间:2019-05-28 08:13
【摘要】: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依据经济增长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强弱程度,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划分为低水平耦合、颉颃、磨合和高水平耦合4个阶段,应用演化博弈分析不同阶段区域主体之间生态合作竞争的博弈演化。用演化稳定策略来描述生态合作竞争博弈的长期演化趋势,并进一步探讨区域生态补偿的可行性。最后,针对演化博弈分析的结果,提出通过建立区域生态-经济合作机制来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路,并进行实证研究。
[Abstract]: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system and economic system is the core of real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low level coupling, antagonism, running-in and high level coupling. Evolutionary game is used to analyze the game evolution of ecological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among regional subjects in different stages. The evolutionary stability strategy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long-term evolution trend of ecological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game, and the feasibility of region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s further discussed.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establishing regional ecological-economic cooperation mechanism to solve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carries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DL09BC03)
【分类号】:F061.5;X196;F224.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卢方元;;环境污染问题的演化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09期

2 杨先明,黄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增长方式转型[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娅;孙文营;;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转变的必然性[J];求实;2007年11期

2 孟峗;;论民营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J];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潘意志;;珠三角、环珠三角区域物流发展关系的博弈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王进;李准;;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的城市土地规划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5期

5 谭旭红;杜真芝;;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价值补偿探讨[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年01期

6 王丽宁;;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太原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7 耿智琳;张耀峰;陈战波;;基于演化博弈的制造商竞合关系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8 王乐;武春友;蒋兵;;我国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博弈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07期

9 许小苍;曾耀荣;;我国环境质量、经济增长及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探讨[J];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10 陆远如;刘志杰;;生态补偿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基于区域分工视角[J];学术研究;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宪印;陈万明;;基于进化博弈论的组织知识共享分析[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寅涛;临港产业集群式供应链竞合博弈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谈华永;基于博弈理论的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方明娟;西部森林生态补偿实施中的困境分析及解决思路[D];兰州大学;2011年

4 张彤;大连市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毕克;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6 胡成卉;西部经济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发展[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7 潘永强;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开放标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沈洪兵;动力博弈系统及混沌理论在演化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9 李新鑫;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曲茜茜;火电行业环境效率评价及监管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景民;;草原生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研究[J];前沿;2007年02期

2 向成华,刘洪英,何成元;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动态[J];四川林业科技;2003年02期

3 余波;李贤伟;张健;郭小军;;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评价原理与方法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7年03期

4 黄敬宝;;外部性理论的演进及其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6年07期

5 张才琴;;西部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全国生态环境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6年10期

6 李仲生;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李宏;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8 秦明瑞;;社会系统理论与环境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1期

9 丁敏;;哥斯达黎加的森林生态补偿制度[J];世界环境;2007年06期

10 支玲,田治威,林德荣;西部退耕还林(草)产业化的对策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坤如;黄理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引发的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张志朝;李柏年;;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分析[J];网络财富;2008年08期

3 ;社会与环境[J];环境科学文摘;2009年03期

4 张纯洪;刘海英;;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存在适应性的评价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闫新华;赵国浩;;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6 王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实证探析——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7 孙金芳;;山东省17座城市工业废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J];农技服务;2010年12期

8 王西琴;杜倩倩;何芬;冯迹;;湖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折点分析[J];生态经济;2011年07期

9 李春生;王翊;庄大昌;穆桂松;;经济发达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分析——以广州市经济增长与废水排放关系为例[J];系统工程;2006年03期

10 原毅军;刘小琴;杨锋;;辽宁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小萍;;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立法问题探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唐正彬;刘艳琳;;我国草原生态补偿的立法思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3 侯思琰;王伟;刘德文;;水库上下游与水质有关的生态补偿典型案例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4 赵雪雁;董霞;;最小数据方法在生态补偿中的应用——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马彩华;游奎;戴星翼;李凤岐;;基于渤海海洋环境承载力的生态补偿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6 蒋莉莉;;贵阳市“两湖一库”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对策分析[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7 杨磊;;外部性视角下的生态补偿问题探讨[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8 马存利;;区域生态补偿的法理基础与制度构建[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利顶;傅伯杰;;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与方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10 沈根祥;黄丽华;钱晓雍;潘丹丹;施圣高;M.L.Gullino;;环境友好农业生产方式生态补偿标准探讨——以崇明岛东滩绿色农业示范项目为例[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实习生 来洁;生态补偿 代价几何[N];经济日报;2004年

2 彭兴庭;寻求生态补偿的“草根之路”[N];中国社会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坤;生态补偿需要什么[N];中国水利报;2008年

4 郑道福 金洁 徐建海 詹卫军 高晓洁;乐清对禁止准入区实施生态补偿[N];中国环境报;2008年

5 阿呆;愿生态补偿从道义走向法治[N];大众科技报;2008年

6 陈祖洪 孙秀英;尽快为生态补偿立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7 赵志疆;生态补偿是绿色经济的有力保障[N];贵阳日报;2009年

8 记者 赵慧 韩馨仪;河南开出今年首张生态补偿罚单[N];中国财经报;2009年

9 土木;山西各地踊跃探索生态补偿新路[N];中国水利报;2008年

10 本报通讯员 邵倩;今年全面推行生态补偿[N];中国环境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盖凯程;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金艳;多时空尺度的生态补偿量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斯丽娟;甘肃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马爱慧;耕地生态补偿及空间效益转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冯思静;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补偿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刘玉卿;基于生态补偿的自然和人文过程耦合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黄海峰;珠三角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及GIS技术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8 白露;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仿真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冯菁;丰裕中的贫困[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杜江;转型期中国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雪;水电开发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谭延巍;生态政治视野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3 尤立杰;基于生态补偿的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环境代价评估[D];新疆大学;2010年

4 陈旭;区域生态补偿中的中央政府直接投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国霞;丹江口水库调水工程生态补偿标准初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汤明;鄱阳湖九江濒湖县区生态补偿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韩磊;太湖围网拆迁生态补偿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吴鹏;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10 许斌;人为季节性河流水量恢复的生态补偿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86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86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9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